(学员分享)透过树的眼睛来看这个世界
(2013-10-04 15:58:04)
标签:
身心自然健康 |
分类: 身心合一 |
“空”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只有空的杯子才可以装水,空的房子才可以住人。每一个容器的利用价值在于它的空。空是一种度量和胸怀,空是有的可能和前提,空是有的最初因缘。佛经里有“一空万有”和“真空妙有”的禅理。人生如茶,空杯以对,就有喝不完的好茶,就有装不完的欢喜和感动。
我凝视过一些古老的树。早年去终南山穿越,那里有上百年前的大树,每次用掌心去抚触沧桑的树皮,感受其体温,揣摩内部的年轮,我都隐隐动容。想想看吧,这样一棵树,它足以看着人类从幼儿到成年,从摇摇晃晃的学步到傲慢的航天发射……无数的时空,全部的文明,所谓博大精深的事物,都在一棵树的眼皮底下发生,犹如荒野中一群直立动物的玩耍。就像折子戏,你方唱罢我登场,再重大的历史,在一棵树眼里,也和一群顽童玩狗尾巴草无二……
每想到这儿,我即觉得体内悄悄发生着变化,有一种倏醒、激活和畅通的感觉,古代、现在、未来——阻断的线路突然接上了,某种电流正驶过你,离生命和时空的真相越来越近,不用多余的言说,不用表达你的获得,因为你早已获得。
川端康成说:“如果一朵花很美,那么,我就有理由活下去。”我理解这是跳出了“人间”“世事”框架的彻悟,他突然意识到了生命的另一身份:花朵身份,生物身份。他意识到了自己的“小”,和草木鸟兽一样的小小的自然身份。正是这种触地接壤、和泥土交融的感觉,让灵魂如释重负,不用在如风世事中荡秋千了。
当你全神贯注并且对着一朵花、一颗水晶或一只小鸟深思冥想,但是心智(mind)上不去定义它们的时候,它们就会成为你进入无形世界的一扇窗户。你的内在会有个开启(即使很小),让你因而进入心灵的领域。
惠特曼说,“每当我遇到极为悲痛和苦恼的事,总是等到夜晚,走到户外星空下,以求得无声的满足。”而星空,正是天际的一种“空”。
黑格尔说:“我时常逃向大自然的怀抱,以便在这儿能使我跟别人——分离开来,从而在大自然庇护下,不受他们的影响,破除同他们的联系。”
黑格尔投奔的,无疑也是一种“空”。
想想那样一幅画吧:在虫鸣草寂、树叶飒飒的空旷中,生命的原初感、清晨感、婴儿感——骤然睁眼,尘嚣被远远抛开,个体的宁静、精神的自由、灵魂的纯真与谦卑——重新回归人体。无论沐浴感官,还是唤醒脑力,空都是高能量的磁场。
想一想这些,或许,我们会对世界更加热爱,对生活更加眷恋,会打消各种愤懑、狂妄、诅咒、绝望或自杀的念头罢。
想一想这些,我们会对宇宙有更神性的理解,内心会进驻更多的光,会更好地理解时空、社会、文明、信仰、矛盾,从而更好地设计和安置个体的人生,伟大而渺小、珍贵而卑微的一生。
缪尔说:“走向外界,我发现,其实是走向内心。”
以人的眼光看世界,会以为一切都在自己之外。
以树的眼光看世界,会感觉自己就在一切之中。
以道的眼光看世界,会发现自己原本就是一切。
(温馨提示:10月份第二期身心合一自愈法培训班现已开始报名(具体日期为10月21日—27日)。每期培训班仅招收8名学员。名额有限,欲报从速,额满为止。详情请参看博文“10月份第二期培训开始报名”。如果暂时没时间前来参加面授培训学习,也可以先参加远程教学,详情请参看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