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游峨眉山札记(9)峨眉山的仰望

(2020-09-18 11:39:35)
标签:

文化

旅游

分类: 原创散文

游峨眉山札记(9)峨眉山的仰望

游峨眉山札记(9)峨眉山的仰望

(图\文)海笛

峨眉山原为佛道两教并存的宗教重地,东汉之初,山间便有了第一座以药农舍宅为寺庙的“初殿”。后来历经晋、唐、宋续建和明、清两代发展,连绵百里的山峦,先后兴建佛寺200多处,僧众达数千人。随着这里佛教兴盛和道教的衰微,峨眉山遂成为以“菩萨信仰”为中心的佛教圣地。现在峨眉山景区内还存报国寺、 万年寺、洗象池、金顶等十余处古寺,依然保持着佛教正常的宗教活动。峨眉山的博大精深,仅凭一两次的游览,那永远也只能是仰望的。

游峨眉山札记(9)峨眉山的仰望

峨眉山的秀丽风光映在我的心里,这次游山听说了两则关于峨眉山来历的传说:一说,以前峨眉山只是一块方圆百余里高接蓝天的寸草不生巨石,一个石匠和他的巧手绣花妻子,为了建设他们的家园,决心用他们的双手把巨石打造成一座青山。他们的决心和努力所感动了天上的神仙,在神仙的帮助下,石匠把巨石凿刻成起伏的山峦和幽深的峡谷;绣花女把精心绣制的彩帕和布帕抛向天空,彩帕飘向山顶,变成艳丽无比的七彩光环;布帕飘舞在石山上,变成苍翠的树林、飘动的彩云、飞瀑流泉、怒放的山花,变成欢唱的飞鸟、跳跃的群猴和游走百兽。一座座青山起舞,一道道绿水欢歌。因为这座青山象绣花女的眉毛一样秀美,所以人们把这座青山叫峨眉山。

游峨眉山札记(9)峨眉山的仰望

另一说:从前峨眉县城西门外寺里住一个老和尚,有一天,来了一个老画家在寺里借宿,他们成了好朋友。画家告别时想付住宿费,和尚坚决不收,画家特画一幅 《四女图》相赠。图中四个穿着不同的姑娘,一个穿绿衣绿裙,头上披一条白色纱;一个身穿红衣红裙,头上披一条绿色纱;一个身穿蓝衣蓝裙,头上披一条黄色纱;一个身穿黄衣黄裙,头上披一条红色纱。画家走后,和尚便把画挂在了客堂里供人欣赏。

游峨眉山札记(9)峨眉山的仰望

一天,和尚从外面回来。看见有四个很面善的美女坐在客堂里说笑。就问:“你们是哪里来的,有事吗?”姑娘们不答话,只是嘻嘻地笑着往外跑。这时和尚才发现壁上画里的姑娘不见了,原来跑出去的是画上的姑娘们呀。于是,和尚就在后面追,想要姑娘们回来。但三个姐姐跑到前面去了,只四妹跑得慢,落在了后面, 姐姐们就停下来等她。这时和尚追上来,抓住了妹妹的裙角,想拖她回去。四妹大喊:“姐姐,快来救我!”三个姐姐见四妹被和尚拖住不放,就生气地骂到:“这和 尚真不害羞!”四妹隔得远,只听到“不害羞”,以为姐姐们在骂她,她羞得无地自容,便立刻化成了一座山峰。和尚忽然不见了姑娘,面前出现了一座大山。他 想,你就是变成山我也要守着你,反正不能放走你。三个姐姐见妹妹变成了一座山,也变成三座山等着妹妹。后来,和尚死在山边,变成了一个瓷罗汉。人们在 那里修了一个庙子,这就是民间峨眉山下那个“瓷佛寺”的来源。古时候称美丽的姑娘叫娥眉,四姐妹变成的四座山峰,一座比一座美。人们就把娥眉的“ 娥”字改写成山傍的“峨”字。大姐叫大峨山,二姐叫二峨山,三姐叫三峨山,四妹叫四峨山,这里的统称就叫峨眉山了。 

游峨眉山札记(9)峨眉山的仰望

我更喜欢第一则民间故事,它如同我国古代的神话故事《愚公移山》,反映了劳动人民勤劳智慧建设家乡建设美好生存环境的愿望。我深信峨眉山的今天是峨眉山人祖祖辈辈辛勤努力的结果。峨眉山的变化日新月异,这次的感受已不同于三十年前,不管是山下,还是山顶,变化让我震撼。那崎岖的山路,那层层迭迭的山峦,那幽深的山 谷,飘渺的云峰,山间的庙宇,高山流水清泉,飞鸟走兽,森林树木花草,处处都是人间最美的画卷,不愧是祖国的五A级景区。峨眉山的秀丽的风光实在是太多 了,我看到的极其有限,很多地方都没去,故至此只得收笔了。峨眉山,我还会来的,我想。

游峨眉山札记(9)峨眉山的仰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