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重游峨眉山札记(8)峨眉山的起点大佛禅院

(2020-09-11 11:56:14)
标签:

文化

旅游

分类: 原创散文

重游峨眉山札记(8)峨眉山的起点大佛禅院

重游峨眉山札记(8)峨眉山的起点大佛禅院

(图\文)海笛

峨眉山能找到很多的起点,按传统旅游线立在山脚1959年郭沫若题“天下名山”牌坊的地方就是峨眉山起点之一。就是有这种起点,峨眉山才有了道家的“第七洞天”,李白《峨眉山月歌》的绝句,普贤菩萨的道场和金顶。看神州大地的著名山岳,泰山的起点是岱庙;华山的起点是玉泉院;黄山的起点是南大门;衡山 的起点是胜利坊;武夷山的起点是玄岳门等。虽然起点的标志物不一样,但赋予的含义是一致的,那就是每一座名山都有一处始于脚下开始的地方,并一步一步从这里走向理想的绝顶。

重游峨眉山札记(8)峨眉山的起点大佛禅院

有朋友说,峨眉山市区东郊的大佛禅院才是峨眉山的“朝圣起点”。他把峨眉山比作人的身体,金顶,普贤菩萨的头部,代表“佛宝”;万年寺,表征菩萨的心 脏,代表“法宝”;大佛禅院,表征菩萨的脚,代表“僧宝”。起点和终点相隔着千山万水,起点是开始,终点是人们选择的目标,关键是在起点上迈开步,坚 持走向自己拟定的顶点。

重游峨眉山札记(8)峨眉山的起点大佛禅院

第一次听说峨眉山市还有这么一个去处,决定去看看。该寺原名大佛寺(民间又称大佛殿),为明代万历年间无穷国师开创历时15年建成。占地300余亩,拥有多重大殿,因寺内大悲殿供奉了一尊高12米的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铜像,万历皇帝的母亲慈圣皇太后特意赐寺名“大佛寺”。当年的大佛寺雄伟庄严,闻名天下。清 光绪28年(1902年),大佛寺与万年寺毗卢殿被确定为峨眉山两大十方丛林。据史料记载,1939年抗日战争期间,国民政府曾将将故宫博物院的文物运到这里保藏 。到1958年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铜像在“大炼钢铁”时被融化,这里改作储粮仓库。寺庙、佛像、法器等遭严重损毁,寺院由此消失。 

重游峨眉山札记(8)峨眉山的起点大佛禅院

1993年有关部门批准在旧址恢复大佛殿,因规模受到限制未成。又于1995年新批文筹资在城南郊白塔山购地226亩,将大佛寺改名为“大佛禅院”重建,于2008年12月落成开放。如今的禅院占地400余亩,建筑面积5.6万平方米,为朝拜峨眉山的第一门户,亚洲最大的十方丛林之一。大佛禅院山门东开,十大殿十一个天井 ,由东向西井然有序。大光明楼药师殿坐南朝北,面向市区佛光南路,为大佛禅院引门,明清式城楼建筑,是禅院的北面入口。中部的公共园林区,峨眉书院镶嵌其中,园林中有的妙觉莲池、等觉莲池和圆觉莲池三个放生池,占地百余亩。

重游峨眉山札记(8)峨眉山的起点大佛禅院

由于禅院太大,殿堂太多,我们只能在殿堂间游走,如同进入迷宫。这里的建筑如同国家的皇家园林,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园林的独特风格和高超的造园艺术,彰显 了中华民族和宗教的文化追求。藏经阁后的大光明山,是禅院的制高点,山丘凸凹有致,石径弯转入林,一种绽放灼灼红花的象牙红树在青苍秀美的林木中显得分外夺目,给色调偏冷的殿堂区带来暖的色调。围墙廊苑中,随处都能看到叫不上名字的奇花异卉,有的含苞凝蕊,有的暗香浮动,有的花朵盛开,尽显红飞翠舞之态。

重游峨眉山札记(8)峨眉山的起点大佛禅院

重游峨眉山札记(8)峨眉山的起点大佛禅院

我们错过了荷花的花期,绕放生池而行,还见零星的荷花和莲蓬相映。妙觉池边的丹桂、金桂、银桂、还是雪桂已有了花蕾,正孕育它们的清香淡雅。寺院建筑披金镀银倒影在池中,水天相映不像人间。

重游峨眉山札记(8)峨眉山的起点大佛禅院

穿过牌坊,进入朝拜区,过了孔雀明王殿,便是韦驮殿兼四大天王殿,弥勒殿等。这些殿宇的斗拱,翼角凌空而起,具有强烈动感,将殿之沉静与拱之灵动动静结合, 让人震撼。大佛寺的观音殿的观音菩萨神像特美体现了女性的慈悲,莲花金刚座,莲花柱头绕殿四周,慈眉善目的观音在上俯视。据说,上到顶层的外回廊,可以近看大佛禅院的全景,可远眺峨眉山市,但因疫情没有开放,我们没能上去。观音殿后面是普贤殿,外观呈重檐方形,镏金攒尖屋顶,屋面铺设赭色琉璃瓦,铜铸金色宝顶,装有代表五方五佛的五根宝杵。墙体由芝麻白花岗岩垒砌,官式门拱,地面为朝霞色花岗石,外墙壁下为黑色花岗石须弥基座,殿内屋顶有用柚木制作的宋式穹隆藻井。普贤殿整个建筑,敦实凝重,轮廓挺拔,据说在国内殿堂建筑风格中独树一帜,是当今仿古建筑中的经典之作。

重游峨眉山札记(8)峨眉山的起点大佛禅院

重游峨眉山札记(8)峨眉山的起点大佛禅院

这里还建有书院、佛学院、大光明讲堂、图书馆等有关佛学的教育机构。这些地方亭台楼阁,也独具匠心,走在铺设花岗岩地砖上,踏上大理石板镶装的台阶,漫 步卷棚遮蔽的甬道,如同穿越在明清甚至汉唐的宫苑。这里的一栏一壁、一砖一瓦,不但有虔诚的佛家气息,还有浓郁的文化艺术氛围。大佛禅院实在太大了,只能 走马观花,也算开了眼界,明白了友人把大佛禅院称作峨眉山的“朝圣起点”的原因。

重游峨眉山札记(8)峨眉山的起点大佛禅院

重游峨眉山札记(8)峨眉山的起点大佛禅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