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重游峨眉山札记(7)报国寺及其他

(2020-09-04 11:44:50)
标签:

文化

旅游

重游峨眉山札记(7)报国寺及其他

重游峨眉山札记(7)报国寺及其他

(文\图)

我们住峨眉山大酒店,在山脚。游览自己定,先上峨眉山金顶、然后到山的中部万年寺、低部黄湾以下这样安排的。到黄湾后,景点基本都在山下了。山下的景点少爬山不爬山,感觉轻松,那天酒店到报国寺仅十来分钟。

重游峨眉山札记(7)报国寺及其他

报国寺是峨眉山八大名寺之一,占地百余亩,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原名会宗堂,其原址在伏虎寺对岸的瑜伽河畔,清初迁建于此。历史上数次修葺,特别是建国后维修、扩建得以完整保存。1993年又新建了钟楼、鼓楼、茶园等处,是峨眉山佛教协会所在地。

重游峨眉山札记(7)报国寺及其他

报国寺有弥勒殿、大雄殿、七佛殿、藏经楼四座大殿,依山而建,雄伟自然。寺内正殿原供奉着佛、道、儒三教的代表,有“三教会宗”的意思。因清康熙帝取佛门“报国主恩”意,御题“报国寺”匾额而易名。寺中殿宇门窗雕刻精巧,生动美观,楼台亭阁分布匀称,古朴壮丽。前殿有明代铸造的紫铜华严塔,塔高7米 ,共14级,上刻佛像4700余尊和华严经的经文。寺门正对的小山上有一铸于明代的莲花铜钟,高2.8米,直径2.4米,重量达到12500公斤,号称“天府钟王”。钟身铸有61600字,有《阿含经》及其他佛偈、铭、疏和晋唐以来历代帝王和高僧的名讳。报国寺四周楠树蔽空,红墙围绕,伟殿崇宏。此寺坐西向东,朝迎旭日, 晚送落霞。前对凤凰堡,后倚凤凰坪,左濒凤凰湖,右挽来凤亭,恰似一只美丽、吉祥,朝阳欲飞的金凤凰。 

 

重游峨眉山札记(7)报国寺及其他

重游峨眉山札记(7)报国寺及其他

寺中的对联很多,耐读。我特喜欢一副长联:海拔越三千,高凌五岳,碧嶂苍峦,兜罗艳艳映重霄。看萝峰晴云,灵岩叠翠,象池夜月,白水秋风;袅袅晚钟消 俗虑,蒙蒙晓雨润洪椿。胜迹任遨游,快赏大坪霁雪,乐听双桥清音,休忘却仙峰探九老,金顶览祥光,尽将峨眉十景收眼底。峥嵘逾万纪,秀绝瀛寰,霞披彩 错,瑞霭缥缥萦岭际。溯楚狂歌凤,蒲髯追鹿,真人炼丹,涪翁习静;皇皇功德郁楠林,赫赫神弓诛孽蟒。道场斯仰慕,欣诵子昂感诗,细研蒋史山志,须长咏 太白半轮秋,石湖广行纪,会当天下名山注心间。上联描述峨眉山的奇秀风光,囊括了著名的萝峰晴云、灵岩叠翠、象池夜月、白水秋凤、圣积晚钟、洪椿晓雨 、大坪霁雪、双桥清音、九老仙府和金顶祥光等“峨眉十景”;下联追溯了峨眉山的悠久历史,将名人轶事、民间传说予以择要述说精炼。 

重游峨眉山札记(7)报国寺及其他

出报国寺左行,沿瑜珈河而上,行约一公里,过虎溪桥,进入丛林,连登三个石坡,就是伏虎寺。伏虎寺建于南宋绍兴年间,距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了,当初为峨眉山第一大寺,因寺后的山像一只伏卧的老虎,故叫做“伏虎寺”。明末清初,伏虎寺庙宇遭毁。清顺治八年(1651),贯之和尚率徒重修,更名虎溪精舍, 历时二十年,建成十三重殿宇的巍峨大庙。 

重游峨眉山札记(7)报国寺及其他

康熙年间,寺里的第三代住持寂玩和尚又在伏虎寺周围广植榛、楠、杉、柏等树木,并按照《大乘经》的字数,一字一株,共植树十万零九千多株。一位导游告诉我,布金林与大峨寺的旃檀林、白龙洞的功德林并称为峨眉山的三大园林。布金林古木参天,浓荫蔽日,因而有“密林藏伏虎”的美誉。人们为纪念寂玩和尚 ,并表彰他的功德,在山门外的楠木林中,建有一座直檐牌坊,上书“布金林”三个大字。多年以后,伏虎寺所有的殿堂都被高大浓密的林木所遮掩。但神奇的是四重大殿屋顶却从不积存残叶,始终洁净如洗。连康熙皇帝也为之称奇,特题“离垢园”三字,赠与伏虎寺,至今此匾仍高悬在伏虎寺中殿的门楣上,故这里又被称为“离垢园”。

   

重游峨眉山札记(7)报国寺及其他

从报国寺出来,我们沿山路而上到了伏虎寺。伏虎寺雄踞在郁郁葱葱的群山环抱之中,宛如一座花园,如桃源般静谧美丽。原来这里是一座尼姑庵,我们看到许多尼姑在读书诵经,阳光照在她们的脸上,安静祥和,书页上泛着金光。“离垢园”是一处多么优雅洁净的神圣之地啊,那些尼姑心静如水,在宁静中诵读经文 ,敬香礼佛……这片静谧之地承载着祖国的佛教文化,让人心驰。 

重游峨眉山札记(7)报国寺及其他

重游峨眉山札记(7)报国寺及其他

我们沿伏虎寺左侧,见一座萝峰庵。创建于明末清初,规模甚小,三面临山,涧谷环流,有数百株古松奇枝异态,是峨眉山少见的松树聚生地。山风吹来,松涛阵阵。那天雨后初晴,烟云从涧谷袅袅升起,虚无缥缈如同幻境,让人不知天上、人间。到这里来的人很少,这可是块风水宝地,峨眉山的高僧都把萝峰视为他们圆 寂归宿的圣洁之地。庵后墓塔林立,庄严肃穆。“萝峰晴云”可是古峨眉十景之一,也值得一观。

重游峨眉山札记(7)报国寺及其他

重游峨眉山札记(7)报国寺及其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