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旅游 |
分类: 原创散文 |
重游峨眉山札记(6)雨中漫步黄湾乡
(文\图)海笛
“晨上金顶,暮回黄湾”从这句话里,我知道了黄湾,也知道了黄湾的位置,金顶在峨眉山巅,黄湾在峨眉山脚。峨眉山下是我可爱的家乡,那天遇一当地人, 他说有时间到我家乡看看。峨眉山山麓的黄湾乡名声在外,以前车到这里,才算进入峨眉山的风景区,是峨眉山风景区的主入口处。2005年国家环保总局授予“ 生态环境优美乡”奖牌,获“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称号,是四川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建制乡,其仿古建筑群被誉为“新峨眉十景”之一。
从清音平湖回到峨眉山大酒店第二天,我们来到了这个小镇。本说歩行去的,天下起了小雨,只好在酒店外乘公交车,仅两个站就到了。走进烟雨朦胧的小镇,犹如走进人间仙境。由于疫情到这里的游人不多,整个小镇的山、水、地形、街道融为一体,溪流、河谷、树林、农田贯穿其中,凸显山乡的特色,显得非常宁静。这里的建筑全部采用穿斗式木结构,传承了川西传统民居开敞通透、朴实飘逸的特点,同时还有峨眉山风景区轻盈灵秀的内涵,耐人寻味。烟雨中我们穿越到1939年6月,为抗日救国宣传,开展募筹款项活动,爱国将领冯玉祥从重庆经宜宾、乐山,来到峨眉山,并顺道至报国寺。将军被峨眉山风光所陶醉,留下了“ 峨眉山,真是秀,不费三月看不够”的诗句,并欣然题下了“名山起点”四个大字。如今这座原立于来凤亭的石碑,还保留移于黄湾乡入口。
黄湾小镇面积一百八多平方公里,从2003年开展创建“全国环境优美乡”活动,完成退耕还林,森林覆盖率达百分八十以上。小镇内树木葱茏,充满古风禅意, 到这里来只觉远离了尘世的喧嚣,有返璞归真与自然合一的味道。这里是近些年来峨眉山变化最大的区域之一,逐渐成为进入峨眉山景区前的一大游人集散地。各类美食小店层出不穷,特色酒店、客栈汇聚于此。小镇街景由9个坊组成,分别是点易坊、青城坊、铁佛坊、武林册庄、会门坊、洪门坊、岳门坊、八门坊。当 地的百姓以从事旅游商品交易、经营地方特色餐饮和主题客栈为主,199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名录。
小镇后面是峨眉河,峨眉河的源头蜿蜒于峨眉山上,峨眉河给小镇带来了灵气。我们沿着峨眉河岸散步,远可眺望金顶的雄奇山峰,近可看雾霭静谧的山峦,以及萦绕在氤氲山色空蒙的河面。那湾河水如带,与古镇群落迷人风情相交,给小镇古街小巷带来了无限的生机。那些小镇的房前屋后,各色花卉格外艳丽水灵。 在这里有一种境界的追寻,让你忘却城市喧嚣,有一种回归自然的感觉。小镇的青石路通向远方,在峨眉河畔,一处掩映在花草间的楼阁,古朴静谧。在楼阁内临窗眺望,可见屋外峨眉山烟雨濛濛,雾霭静谧,萦绕在氤氲山色空蒙的河面。
我们随意走进一家这里的小院,主人热情地接待了我们。我们被精心打造的小院迷住了,推窗见山,山色空濛。那庭院菜园,丝瓜、南瓜花开,豇豆、茄子、辣椒挂满,浓郁的乡情和温馨的家的味道在这里弥漫。如在这里隐居下来生活,同家人和朋友围坐一起,慢饮乡村的下午茶,一起谈天说地,或坐在被竹叶和绣球花围绕的飘窗下安静读书,来一锅红薯、玉米稀粥大家分享,朴实纯真,这样的随意、简单,又是一种追求。
这里许多小院都是依山、依竹而建,古色古香生态,均透出自然的风范,让人感觉走进森林一般。绿色植物的搭配,整体散发浓烈的家庭氛围,乡村风情在这里发酵,在这里弥漫。我们看到一家小院墙面挂满了许多过去时光记忆里泛黄的老照片,角落里随意摆放着一些精致的手工艺品,又如同走进梦境里童话般的世界, 远离尘世的纷争,时光在这里仿佛停止了流转。这里的山萦水绕,峡谷的壮观,层层梯田的盘绕,与平畴沃野,村落瓦舍相连,诗情画意,全都如同梦幻,美得让人忘记了自己,怀疑自己的眼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