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教育独立依恋家庭 |
分类: 心理/教育/杂谈 |
根和翅膀 by 陈忻
如果我们把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看成一根轴,轴的一端是依恋(attachment),轴的另一端是独立(autonomy),那么,每个人和他人的关系其实就是这根轴上的某一个平衡点,找到attachment and autonomy的平衡。为人父母就是要做好attachment and autonomy之间的平衡。根是attachment,翅膀是autonomy。
经常看到一个段子说,世间所有的爱都是为了相守,只有父母对儿女的爱是为了离别。这只是从一个阶段上看亲子关系,没有从整个picture去看亲子关系。从一个阶段上看,青少年期间,孩子的自主性增强,逐渐在情感上减少对父母的依恋,表面看起来是孩子离开了父母。但是如果从考虑这个attachment和autonomy的轴,在不同的时期,孩子和父母找到了不同的平衡点。比如婴幼儿期间,依恋多于独立;而青少年期间,青少年越来越渴望独立,父母也要准备好放手,这个阶段是独立多于依恋。但是,这是不是意味着他们的relation最后会完全分离呢?现在的理论倾向于父母的世界和孩子的世界是有连接的,而不是分离的世界。
过去对青少年发展的研究强调autonomy,与父母的分离(detach)。最近的研究有新的视点,认为过去的角度强调和父母的分离,是隔离了父母和青少年的世界(parent and adolescent/peers worlds are isolated)。事实上,父母和青少年的世界是息息相关的,父母的一些价值观会影响青少年,而青少年也会和父母谈论他们的朋友和relationships。
所以最近的研究更注重青少年和父母的依恋(attachment)。青少年越来越走向独立,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青少年完全脱离了父母的影响而进入一个完全自主独立的世界。相反,当他们越来越独立的同时,父母能够成为青少年强大的支持体系和attachment figures,这能够帮助青少年更好地适应(successful adaptation to the world)。
我更喜欢现在的研究视点。成长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独立和分离,但是,没有人能够100% emotionally independent,相反,我们需要relations。很多研究,特别是积极心理学,或者是关于快乐的研究,都表明,有着close relationship的人更快乐。(插播一句,the boy who was raised as a dog,花了一章来讲述relation的重要,我印象挺深刻。)青少年在变得越来越独立的同时,如果能有同伴间的亲密关系,能把父母也当成是亲密的港湾,从父母那里获得支持,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更为有利。所以,对父母来说,同时对青少年来说,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寻找autonomy and attachment之间的一个平衡点。
以上是讲述adolescence, by John Santrock, 12th edition的《第8章:家庭》的一点感想。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