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宁波网民“狗爸”的一条微博,引来众多关注。这条微博的配图显示,一座篮球架的篮筐上,被人加上了锁。而这则微博中的篮球架,位于宁波市委党校内。7月3日上午9时,实名认证为“宁波市委党校副校长”的网民“冷视天下”回应了“狗爸”的这条微博:“对党校篮球架上锁的主要原因是:第一,由于篮球架离教学楼很近,如白天开放会影响党校教学和正常办公。第二,党校是附近居民早晚锻炼的场所,由于篮球场是开放式的,篮球的剧烈对抗可能对锻炼居民产生不必要的人身伤害。”
对于党校副校长的回复,我不知道以什么样的极端方式回应比较合适。要是该校长站在我面前,要是允许我动粗的话,我可能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没准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来。相信很多网友和我一样,在看了“狗爸”的微博爆料之后,本来内心就有一团无名火,而党校校长居然站出来拿老百姓的安全说事,这无异于找抽。
党校将篮球架上锁的目的真的只是为了不影响正常的教学和办公,为了保证参加锻炼的居民的人身安全么?在我看来,这根本就是胡扯。
党校要维持正常的教学和办公秩序没错,作为老百姓也应该配合。相信将情况向居民说明,大家也能够理解,不会在上班时间入场打球。在这之前,党校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是真的有居民在上班时间入场打球么?是有居民在上班时间打球影响到了党校的正常教学和工作么?面对这样的情况,党校方面的做法是什么?有向居民们说明情况吗?有过对居民这类行为的劝阻吗……
如果这一切的行为都没有,则很难说明党校采取对篮球架上锁的做法站得住脚。
其二,即使有居民在上班时间入场打球,影响到了党校的正常教学和工作,党校方面对篮球架上锁的做法也不见得十分妥当。至少在方式方法上值得商榷。毕竟,不顾打球对党校正常工作的影响的人是少数,或许就那么一两个,党校方面不能因为这极小部分人的举动就对所有打球的人实施“封杀令”,这对其他居民显然有失公平。而为了杜绝居民在上班时间打球对党校正常工作的影响,通过简单的对篮球架上锁的方法确实见效快,但是由此产生的影响也确实不小。不和公众的沟通,单方面的将篮球架上锁,居民更会将这种行为理解成党校单方面的排他行为,对于树立党校的形象和展开工作都是极其不利之举。
其三,党校副校长在微博回复中说的为了居民安全的考虑更是无稽之谈,相当扯淡。对于篮球运动而言,国内向公众开放的几乎所有篮球场都是混合性的。也就是说,篮球运动场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和诸如跑道等运动场所交叉混合设计建造的。这样一来,篮球运动的激烈对抗必然会对其他人的正常运动产生影响。但这种影响是否达到足以影响他人的人身安全,则有待重新评估。而即使有伤害到他人人身安全的可能,但这种几率有多大,则更应拿出数据来论证。
国内几乎所有的学校篮球场和跑道都是混合设计建造的,但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听说过一起因为篮球的激烈对抗导致跑道上跑步的学生造成人身伤害的事件。由此可见,宁波党校副校长的说法,显然不足以成为党校对篮球架上锁的依据。
而党校为什么要对篮球架上锁,在很多人看来,这就是党校将公共设施私有化的一点小伎俩。我倒是想问一下该发言的副校长,在上班时间不允许居民入场打篮球,在一早一晚又担心打篮球的激烈对抗给锻炼的居民造成人身伤害,哪到底什么时候入场打球才合适呢?
但在我看来,除了上班时间,再除了一早一晚,恐怕老百姓是再也找不出时间打球了?
而这些时间都不允许打球,那党校内的篮球架不应该上锁,应该彻底的拆除才对。篮球架拆除了,篮球场也就没有存在下去的必要了。干脆将这块空地用来做点其他的用途不是更好?
我一向认为,是人都有犯糊涂的时候,领导也不例外,当然党校领导也允许犯一点非原则性的错误。在对篮球架上锁这件事上,我始终认为是件小事。事情被网友曝光了,领导认识到错误,加以改正就行了。至于对影响到党校的正常工作和教学的行为,在篮球场边立个牌子,注明开放时间可能就很好的解决了。犯不上非得采用对篮筐上盖加锁这样的极端行为。
但对于领导动不动拿老百姓出来压人的做法,我甚感恶心和反感。不要说党校的做法和保证老百姓的人身安全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即使是党校的出发点如此,也不应该动不动拿点明面上来谈,自己心里知道就行了,如果真是为老百姓办事,如果真是一言一行都为老百姓考虑,相信老百姓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针对宁波市委党校将篮球场上锁是为了老百姓的人身安全着想的说法,我想说的是,咱老百姓真的没有领导们想象的那么脆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