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累垮了”的女教师是否值得同情?

(2012-06-04 23:34:23)
标签:

时事

评论

三亚

中学

女教师

自杀

尊重生命

工作压力

教育体制

杂谈

分类: 杂谈
“累垮了”的女教师是否值得同情?
    海南省三亚市一所中学一黄姓女老师于今年3月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被发现在宿舍内自缢身亡,留下遗书称受到学生的恐吓和威胁,并称“学校故意安排我做这么多活,我都累垮了”,家属认定女教师的死和校方给其太大压力有关,并向校方提出赔偿要求。同时,一些网友被自杀女教师遗书中的“我都累垮了”之类言语的影响将矛头指向自杀女教师所在的学校,而舆论也似乎一边倒的支持自杀者,而强烈谴责校方缺少对女教师的人文关怀。据悉,该自杀女教师出生于1988年,2011年大学毕业后分配至三亚市第一中学,从事高中信息技术课及数学课的教学工作,并担任高一(7)班班主任。

    无独有偶,前两天有新闻报道,邯郸市馆陶县第一中学老师赵鹏服用敌敌畏自杀,他在留下的遗书中称:“活着实在太累了,天天这样无休止的上班让人窒息,所领的工资只能月光”。同样是教师,自杀的理由也出奇的相似,都感觉压力过大,抱怨工作生活之劳累。这让很多人开始关注和思考教师这个看似光鲜亮丽的职业背后不为人知的压力。同时,很多人也对自杀教师表示同情。

    对于公众对自杀教师的同情,但我却有不同的观点。

    首先,我们应该尊重逝者。对于自杀者,从个人情感上来讲我们应该表示同情,无论我们对他们对待生命的态度多么的不赞同。对于任何人来说,选择以自杀的方式结束自己生命都需要莫大的勇气,如果不是被生活逼迫到绝境,相信不会有如此选择。 所以,我们相信两位老师遗书中所提到的生活及工作压力大是他们自杀的主因。

    但是,我不认为采取自杀的方式结束生命是他们的最佳选择。毕竟,生命应该首先被尊重。自杀者既然连自己的生命都不能尊重,那我认为他们的死至少不能得到我的尊敬,也不能得到我的同情。同时我也不希望任何人拿自杀教师说事,将这种轻视生命的行为说成是对社会或工作中不满的无声的反抗,更不希望这种无声的极端反抗方式蔓延和传染。

    对于自杀教师,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从教师自身方面找原因:

    首先,自杀教师不会自我减压。中国目前的教育制度决定了教师的压力大,这在短时间内无法改变。教育制度不深度改革,教师就将面临升学率的压力,也将面对学校内教师与教师之间的教学竞争。但是压力大并不成其为自杀的充分理由。除了自杀教师之外,还有千千万万的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他们的压力或许和自杀者比起来不会轻多少。在同样的压力面前,有的教师能承受压力尽职工作,有的教师不但能承受压力,而且能开心工作和快乐生活。自杀教师之所以选择自杀,还是因为自我减压的意识和能力太弱。当压力来临的时候,没有通过适当的方式释放压力,最终导致被压力“累垮”。

    社会中的各行各业都存在压力,而且其他行业的压力不会比教师的压力轻多少。去年曾经出现过多起富士康员工不能承受工作压力的跳楼事件,这些自杀的员工多是刚走出校园不久的学生。无论富士康的工作压力有多大,这种自杀的小概率事件还是说明自杀者自我减压的能力太弱。

    教师不但承受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而且也要向学生传导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在这个压力越来越大的社会,教师还要教育学生如何减压,如何从充满压力的学习和工作中找到乐趣。如今教师面对压力首先选择了以自杀的方式逃避,这让学生们情何以堪?

    其二,为何不选择换职业?教师这个职业压力大是事实,而且高考这种人才选拔制度不从根本上改变,教师的压力就不可能彻底的减轻。当自己的期望和现实出现差距的时候,有两种方式可以选择,第一是改变自己适应现实,第二是改变目标以适应自己。现在的情况是教育制度就在那里,凭教师一己之力,或凭一所学校,一个地区的力量不足以捍卫教育制度的绝对权威。在这种情况下,要让期望和现实差距减小,最好的方法就是换一个工作,换一个环境。

    在当今社会,一些教师自己将教师这个职业比喻成“鸡肋”,言下之意就是:如果安分的从事这份工作,就必须要忍受待遇不高的现实,而如果要下定决心辞掉这份工作,则有可能舍不得教师“铁饭碗”的待遇。“铁饭碗”在这个高度开放的社会虽然谈不上是什么香饽饽,但是对于一个社会保障制度极不健全的国家来说,这一份被称为“铁饭碗”的职业意味着病有所医、老有所养。

    人生就是这样,有舍必有得,同时要得到你想要的,就得舍弃一些你现在所拥有的。在这个职业选择自由化程度较高的社会,无论是教师,还是和教师一样拥有“铁饭碗”的公务员,都对自己的职业有自由选择权。你可以选择继续从事这个职业,或是转行做其他的工作。

    自杀的教师在选择自杀之前,是否有想过转行从事其他职业。尽管这个社会普遍工作压力大,但总有一些工作是不需要承受如教师一样大的工作压力的。比如洗碗端盘子之类的简单工作。但是正如有舍必有得的道理一样,关键是教师自己能不能接受这样的工作。

    能接受也好,不能接受也罢,但无论如何最终选择以自杀的方式逃避现实都是不值得赞同的行为。在这个社会,没有任何一个职业既是“铁饭碗”,又看上去光鲜亮丽,同时还不必面对工作压力。这样的好事人人都想有,但不尽然有几个人能做到。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中国有句古话叫“人挪活,树挪死”,说的是人在处于绝境的时候,改变一种态度,改变一种生活方式,做一些变通,或许生活会出现另一番景象。面对教师这份高压力的职业,既然不能承受,最好的方式就是选择另外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如此而已。可惜的是选择自杀的两位老师并没有选择这条道路。

    我们对于因为工作压力被压垮的自杀教师,除了同情,还应该更多的思考。不但要思考这个社会存在的问题,思考教育体制存在的问题,思考学校领导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时还应该思考自杀者本身存在的问题。我相信,任何事件都存在其两面性。而在教师自杀以逃避压力这件事上,我始终认为主要责任在于自杀者本人。

    面对社会方方面面的压力,有的人选择变通,于是又了自己喜欢的工作,但不见得有高收入、受人尊敬;有的人选择接受,于是便有了面对现实,同时释放压力,不但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坚持,而且能有一个好的心态面对工作和生活,对于这部分人,我们应该把他们叫做勇者;还有一部分人选择逃避,于是便有了我们都不愿看到的一幕……

    诚然,中国的教育制度存在问题,一考定终生的制度受害者不仅仅是中国的学生,还有中国的教师;中国的社会保障体制存在诸多问题,让一些人不敢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而不得不在充满压力和挑战的工作中逐渐的透支希望…… 但是,面对一切的问题,作为一个思想健全的人,首先要学会的是面对现实。只有面对现实,才能谈改变现实。一个选择逃避现实的人,是不折不扣的懦夫。或许在这个社会中有人会同情他们的遭遇,但是对于自己年轻的生命而言,逃避则是最不负责任的表现。当然,还有他们对家人的责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