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午餐问题重重,撤并校政策问题凸显
(2012-04-23 14:08:43)
标签:
杂谈
营养午餐
校车
安全
撤并校
中西部
教育问题
食品安全
|
分类:
杂谈
|
10多年前,我们上中小学的时候,对营养午餐、校车接送这样的待遇听都没听说过,当然也不曾有过任何的期望。如果单从这方面来说,现在的孩子比我们幸福多了。但和现在的孩子相比,10多年前的我们最大幸福是可以在“家门口”上学,可以每天中午回家吃饭。因为在10多年前,几乎是每个行政村都有一所村小,学生不必走很远的路求学。每天中午两个小时的吃饭时间,对于只花十多分钟就可以回家的同学,自然会选择回家吃饭。但现在,村小没有了,孩子上学成了问题,不但每天花在路上的时间多了几倍,而且回家吃午饭也变得不现实。
去年校车事故频发的时候,我就曾分析过撤并校对于农村中小学生的弊端。而最近,中小学生营养餐再曝问题重重,从克扣学生餐费到营养餐变垃圾餐,表面上看是学校领导没良心,为了中饱私囊而损害学生利益,实质上还是和前几年的撤并校脱不了干系。
就拿3元午餐补贴来说,实现起来的确困难重重。首先我们不能保证每个学校领导都大公无私,面对金钱的诱惑,面对制度的漏洞而不动恻隐之心。所以,学生营养餐补贴从3元变成2元的事件频见报端也就不是什么稀奇事了。其次,3元的购买力在贫困地区有多大,是否能够满足学生的营养餐开销,如果不能满足,怎么办?
很多人都认为中西部贫困地区的消费水平会比一般地区低,但就我个人的亲身体验来说,事实未必如此。在之前,我一直认为中西部的物价绝对比沿海地区的便宜,直到今年春节回四川老家探亲,我才认识到自己一直以来的认知错误。在广东东莞,过年期间的猪肉价格是12元一斤,但在我的老家四川广安的乡镇集市上,猪肉价格是15元一斤。事实上,像调料、蔬菜、肉类的价格内地都普遍比沿海地区高。由此可见内地的物价总水平其实并不低。
3元钱在通胀高企的今天能买什么?2两猪肉?一斤青菜?或是一斤好一点的大米……
总之是,3元钱要做出一顿营养餐是个挑战。而这补贴给学生的3元钱,绝不可能全部用来做营养午餐,因为还得除去水电费、燃料费,还有工作人员的工资……
所以,3元的营养餐补贴要做出让大家都满意的午餐是不大可能的事。
既然不可能,该怎么解决?
国家补贴不够,要么靠地方财政补贴,要么靠家长掏钱。贫困地区的地方财政,大部分都靠中央财政补贴,要地方财政掏钱补贴学生营养午餐,不现实。因为这些贫困地区,可能地方财政解决教师和公务员的工资都有困难。要家长掏钱,不是不可能,但对贫困家庭来说,也确实不是笔小的开支。一些贫困地区一个家庭一年的纯收入才几千元,哪有余钱给孩子补贴营养午餐。
一方面,营养午餐是中央的政策,学校不得不做,但另一方面,3元钱要做出质量和口味都满意的营养餐确实苦难重重,在这样的矛盾之下,营养午餐出问题只是早晚的事。
最后,我还是得说,解决营养午餐问题和解决校车问题,还是应该重新评估撤并校的得失。撤并校的初衷是提高农村中小学的教育水平和降低教育支出。在撤并校之前,一些村小因为师资问题确实存在诸如危房等威胁学生安全的硬件问题,也有师资不足而不得不启用代课教师的软件问题。为了保障学生的安全和提高教育水平,将村小撤并是个好办法。但如果只一根筋的看到撤并校的好处,而忽略了由此给学生及学生家长带来的困难的话,我还是坚持认为这样的政策是不理性的。
撤并校之后,学生动辄要走10多公里的路上学,在上下学途中学生的安全问题,可能比危房对学生的安全更加的严重。另外,上学之路远了,学生的吃饭也成问题。现在有了营养午餐政策,学生还可以吃上一顿饱饭,但随之而来的饮食安全问题不容疏忽。
可以说,无论是校车问题还是营养午餐问题,都和撤并校脱不了干系。对此,希望相干职能部门能多调研,更广泛的听取学生的意见,听取学生家长的意见,对撤并校的问题重新考虑。无论如何,解决学生的上学问题、安全问题和吃饭问题是重中之重。任何的措施和政策都应围绕这个中心。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