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车乘客为何骂“微博举报超载者”缺德?
(2012-04-18 23:47:34)
标签:
时事评论车辆超载交通安全意识杂谈 |
分类: 时评 |
很多时候,当我们遇到黑心司机不顾行车安全严重超载,我们会选择沉默,既不会和司机理论,更不会向相关部门举报,尽管从我们内心来讲,很反感这种不拿乘客安全当回事的行为。
中国人的内敛的性格决定了很多人在自己的微小利益受到侵害时会选择逃避。正是因为很多人都奉承“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做事风格,才会滋生如此多明目张胆的违规现象。对超载现象,似乎在中国已司空见惯,这和执法部门的监管有关系,当然更多的还是乘客在遇到超载现象时大都选择敢怒不敢言的态度有关。
在一般情况下,当有人站出来指出违法现象的时候,大多数人会选择支持,尽管有的人会以无声的方式回应,但至少和违法者站在同一战线上的难得一见。
同车乘客谩骂微博举报超载者,这在我看来是很不可思议的事。举报者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考虑,毕竟上了同一辆车,那么整车人就算是拴在一条绳上的“吗咋”了,大家的安全其实都掌握在司机的手中。车辆严重超载,危害的也是整车人的安全。但为何有人会对举报者说不呢?
一是交通安全意识的欠缺。在国内,闯红灯、超速、超载等交通违法行为几乎是随处可见。很多司机的交通意识淡薄,更不要说老百姓了。在大多数城市,行人肆无忌惮的闯红灯已经成了城市交通管理中最为头疼的事情,这和民众的交通安全意识欠缺不无关系。对长途车超载而言,很多乘客根本意识不到车辆超载的危害性。
车辆严重超限,使车辆的技术状况大大降低,车辆的行驶稳定性、刹车性能、悬挂承荷能力、转向可靠度趋差,轮胎爆胎可能性增大,极易引发交通安全事故。但这些危害性,乘客几乎不了解。在不了解其危害性的情况下,乘客自然认为举报超载的行为是多此一举了。
二是交管部门对交通安全教育的宣传力度不够。一般乘客对超载的影响不甚明了,这和交管部门对交通安全的宣传跟不上有关。汽车在这些年来的发展用“一日千里”来形容一点不为过。但汽车数量的飞速增长,不但交通硬件设施的发展跟不上脚步,而且交通安全的宣传教育上同样也滞后。交管部门在交通安全教育中的缺位,会淡化很多人的交通安全意识。特别是像超载这样的常见违规行为公众就更不会引起重视了。
三是公交超载的示范作用导致的误区。在我国,无论城市大小,公交车超载已是常态;无论交管部门对超载行为的打击力度如何,公交车超载都被默许。在一些大城市,在上下班高峰期,公交车超载200%不是什么稀罕事。在很多乘客眼里,同是载客,公交车既然可以严重超载,那么一般客运车辆超载也应属正常现象。我不知道有没有相关法律或地方性法规允许公交车可以超载,但公交车超载这样一种常见行为,确实会颠覆一些人对客运车辆超载的看法。
无论如何,微博举报超载行为应该值得表扬。在这起事件的背后,值得思考的有很多。特别是同车乘客对举报者的谩骂和质疑,让我们看到在这个社会,做件正确的事是多么的不容易。特别是在这个奉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社会中,能够独善其身,能够站出来为“多事”是多么的难得。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多地交警对此次事件的重视。只是希望交警不是因为微博举报和网友的关注,冲着争名夺利而来的。最后,我们也应该看到网络以及微博的力量,网络里不尽然都是好的,也不尽然都是坏的,关键看我们如何利用和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