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车超载的无奈困境
(2011-12-18 18:44:27)
标签:
时评胡侃校车问题校车治理交通混乱交通治理杂谈 |
分类: 时评 |
再谈一下校车问题。今天谈谈超载。
这段时间媒体曝光的校车问题,多半是和超载相关。超载成了中国校车的最大问题,一时间引来社会各界和相关执法部门的关注。
超载真的是校车问题的罪魁祸首吗?
我看未必。
中国的校车,十有八九都超载。这是现实,不可回避,也不必回避。尽管中国政府很有钱,每年的经济增长都在9%左右,政府的财政收入也是随着经济增长水涨船高。但中国的学校真的很穷。偏远变穷地区就不说了,因为那和地域、历史等多方面的因素相关,不是一时间可以完全改变的。但如果连一些大城市的学校还在喊没钱,那就有点说不过去了。实际情况确实如此。前阵子的新闻报道北京的一些学校撤并,一些农民工子女无处上学,成了名副其实的“流浪儿童”。而被政府关停的学校多时没钱的私人学校。而正是这些私人学校解决了数万外来打工孩子的就学问题。这样的私人学校,多半是资金不足的。当然更没有钱买好的校车。连北京的情况尚且如此,全国其他地方的学校恐怕情况更加的糟糕。学校没钱,政府又对孩子上学问题不管不问。自然的很多学校就只有用有限的校车来完成在不超载情况下无法完成的学生接送任务。校车超载成了必然。
第二,现行校车的核定准载人数是以什么标准执行的?每辆车都由一个核定载人数。而这个标准应该是按照成人的标准计算的。但孩子个头小、体重比成人相差一半有余。如果将校车的核定载人数按照成人的标准计算的话,那自然有点不合情理。
第三,在中国,几乎所有城市的公交车都在交警的眼皮底下无限制的超载。而几乎所有城市的交警也对公交车超载置若罔闻。我没有见过什么规定允许公交车有超载的特权。而一个只有40座左右的公交车,到了上下班高峰期往往载客在100人以上。如果说超载几个学生的超载就引起了大多数校车事故的话。那公交车的超载问题是否更应该引起政府的重视。
所以,在经费投入不足的情况下,中国大多数的学校其实并没有能力完全的解决校车问题,而如果让中国所有的校车都完全符合准载的规定的话,政府应投入更大的财政。许多媒体及相关执法部门都将一次次的校车事故最终原因归结为超载其实是有一定偏差的。当校车事故高发的时候,不要将所有的焦点集中在校车上。其实在校车事故高发的同时,其他的交通事故也同样有上升的趋势。所以,校车问题绝不仅仅是校车本身的问题。其实和整个的交通管理机制,以及包括行人在内的其他交通主体对交通的忽视及违规都是造成校车事故的重要原因。我一向不赞成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似的治理方式,对最近出现的校车问题也是这样。治理校车问题的根本,还是在治理整个交通问题,包括机动车、非机动车以及行人在内的所有交通主体都应该纳入交通违规的教育和处罚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