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车事故频发的根源在于教育资源分配不均
(2011-12-14 10:15:45)
标签:
原创评论校车事故农村教育城市教育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杂谈 |
分类: 随笔 |
自从上月甘肃校车事故造成多人死伤之后,中国的校车像着了魔似的频频出事。12日江苏徐州丰县一小学校车发生侧翻事故,造成15名学生死亡,多名学生受伤的特大事故。
出了事故之后,相关部门做检讨、出对策在所难免,也是职责所在。但我以为,中国对处理校车事故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式的方法无法走出校车事故频发的处境。
甘肃校车事故的主因,相关部门定性为超载。其实,对于超载的问题我却有点个人的不同的看法。
首先,超载一定是不对的。
接下来,为学校说两句。
先谈谈农村校车问题。农村校车的出现是这两年才有的事情。为什么农村校车这两年才出现。一是因为农村道路这些年才有了一些变化,要是在10年前,农村的道路都是坑坑洼洼,只有大货车能通行,因为的货车的地盘高。一般的面包车一上去就把地盘卡住了。二是经济条件限制。中国每年9%以上的经济增长速度不是盖的。农村的经济条件虽然和城里没法比,但纵向比较,农村的经济还是在大踏步的前进。以前农村的学校买不起校车,买了也没人坐,除非是免费。最后,也是最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农村对村小的撤并。10年前,几乎每个村都有一所学校。尽管有的村小一个班只有几个学生,但还是顽强的坚持着。这几年,可能是考虑的成本因素和教学质量问题,加上现在的很少有教师到农村去的现实问题。很多农村的村小被撤并。以前的学生在自己的家门口或走十几分钟的路就可以上学,而现在要到很远的学校去上学。这样的现实,也催生了农村校车的出现和发展。
再谈谈校车质量。农村有了校车,孩子们再也不必花一个多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徒步去上学了。表面上看这是件好事。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农村毕竟是农村,经济上不允许农村买安全性较高的高级车。很多学校的校车往往是承包私人的面包车充当。这样一来,学校的校车质量无法保障。
为什么农村学校不买好车?好车人人都想买。连大街上沿街乞讨的乞丐可能都想过这辈子要是能开奔驰坐宝马就好了。但现实是没钱。说句让很多学校领导不高兴的话。在多年前学校还有学杂费可收的时候,很多学校还可以从中挤出一点钱来作为学校的福利。但自从取消义务教育学杂费之后,学校的收入只能靠上级拨款。问题是上级也没有钱。而上级主管部门又往往要学校解决边远孩子的上学难题。没钱的学校就只能承包一些不合格的校车了。
校车事故频发,很多学校干脆取消校车。于是边远地区的孩子又得起早摸黑。天不亮就出门,走上一两个小时的路去上学,下午放学还紧赶慢赶的回家,但到家已经天黑了。
农村校车的问题,根本不是靠学校自己可以解决的问题。原因很简单,没钱。乱收费是条高压线,是绝对不能碰的,谁碰谁下课,弄不好还得进班房。而上级主管部门又没有钱拨下来,但又被下了死命令解决边远孩子的上学难题。那农村的学校还有什么路可走?
中国农村的校车问题,归根结底还是由于教育资源投入不足和分配不均的问题。不得不承认,现在的很多优秀资源都是在向城市倾斜。城里的学校有好的老师。为什么优秀的老师都愿意往城里钻。因为城里的学校有好的待遇。工资比农村学校高,福利还比农村学校好。为什么,因为政策市向城市倾斜的。城里的学校还可以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捞得一些上级主管部门的资源和好处。而上级主管部门也是不遗余力的建好城里的学校。因为城里学校是领导的脸,是市民的脸,是整个城市的脸。城里的学校没有建好,这些人都没脸了,那自己的饭碗也就危险了。
要解决农村校车问题,应该首先解决的是教育资源的分配问题。这么多年来,优秀的资源一直是往城市学校倾斜。是到了重点扶持农村教育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