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护肤品使用量的一些想法

(2014-09-02 11:13:33)
分类: 个人心得
    写了一段时间,既然写了还是发出来。大家随意。会写这篇是因为看到有人说精华类护肤品,用量越多效果越好。护肤这事,不是比空瓶量,比谁用的多,用的多不一定就好,关键还是“用得对”。护肤需要理智、科学地对待,用对产品、用对方法、用够量还得用对量,用少了不行,有时候,用多了同样也不行。

       的确,有部分精华类护肤品,用量多一些,效果会更快更好一点。但不是所有精华类产品都如此。各种护肤品中,私以为,只有防晒和眼霜,如果使用中想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是需要拼拼用量的,在最低有效用量的基础上,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尽可能多用一点,效果会更好。

       比如防晒,待在室内不外出的情况下,单脸部至少用够1ml,如果是一直靠窗边,单脸部最好用够2ml,且从早到晚中间补个一两次。如果是外出,室外每两小时最好补一次防晒。这些是一般的情况。而如果身处高海拔地区,每次的防晒用量,需要更多,比如单脸部每次至少2ml,补擦的间隔时间要更短。海边防晒,等同高海拔地区的要求,单次防晒量要增加,补擦间隔时间要缩短。夏季出汗,根据各人的出汗量随时注意补擦。下雪的冬季防晒同样需要高要求,需要适当增加防晒用量,外出时注意补擦。

       关于防晒的用量,还有就是根据产品的防护力不同,而适当调整使用量和补擦频率。单脸部1ml,是最低标准值,只能多不能少。防护力低的防晒,适合室内使用,外出需要叠加其他防晒产品,间隔15分钟、半小时补擦一遍防晒。防护力高的防晒,适合高海拔地区、暴晒的季节、比如海边海滩、适合长时间外出,热爆的夏季和下雪的冬季。

       防护力的高低,看的不是SPF,是看UVA,看PA值、PD值。SPF值低一些无所谓,UVA值不能低。日系防晒产品用PA值表示UVA的防护力效果,欧系部分用的PD值,英国一些品牌比如BOOTS用的UVA几颗星标示UVA的防护力,5颗星是最强防护。

       选择日系的防晒,尽可能选择PA+++或PA++++的。日系的PA值,相当于欧系的PD8-18,所以,日系一些开架防晒,虽然标的是+++,但是对UVA的防护是有盲点的,对一部分波段的紫外线起不到防护作用。比如碧柔的几款。PA值达到++++的防晒产品,可以不需要担心防护力问题。许三多家的防晒产品的防护效果是公认的品质保证,堪称日系防晒的典范。

       欧系防晒,比如LRP理肤泉、BOOTS、贝德玛都是不需要考虑防护力的品牌,只要从质感、涂抹感选择产品就够了。LRP理肤泉年年更新配方调整使用感,今年的几款产品尤其亮眼。高防护的中低价防晒产品,就使用感来说是不是没有能好于他家的了?

       推荐对防晒产品不了解的人仔细看看Kenjijoel的几篇文章:《美白生理学4重中之中的防晒》《资生堂的防护世界》《欧莱雅集团防晒产品I》《理肤泉系列1 la roche posay anthelios xl gel creme dry&nb》《美系防晒1》《2014防晒品牌选择》,KJ大还有更多防晒产品测评以及防晒知识的科普文,有兴趣的自己在他博客里找来看。

       防晒产品的作用效果,一是看产品,防护力好不好,二是看个人的使用量够不够,是不是及时补擦。使用防护力低的防晒产品,补擦时建议选择另一款防护力更好的产品来补擦,弥补防护力低的防晒产品防护不足的问题。也不能随意地叠加,有些防晒成分是不能同时使用的。具体还请参看KJ的科普文授人予渔 学会看懂防晒成分LESSON 1《授人予渔 学会看懂防晒成分LESSON 2》《授人予渔 学会看懂防晒成分LESSON 3》(反正我是背不下来,也懒得背,瞅准LRP、许三多、兰蔻用用就行了)。单脸部每次1ml是最低标准有效用量,根据季节、所处地域及防晒产品的不同,需要适当调整增加使用量和使用频率的问题,原则是只多不少。

       至于眼霜的使用量问题,之前写《论眼霜使用的必要性和有效性》写了我自己的看法。具体的使用量,大家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具体眼部产品自己把握。非要觉得眼霜用量多了会致“脂肪粒”(请先百度“粟丘疹”三个字),觉得眼霜就是用不了多的,用量多少您随意。护肤这件事,图的就是一个高兴、乐意,谁也没必要说服谁,要怎么做都看各人的意愿,只要自己觉得舒服、高兴就好。

       而对于精华类产品的使用量。首先,很多品牌在具体产品的说明都会给出一个产品使用量的建议,官方的建议用量,就是所谓的“最低有效标准使用量”,即保证产品使用有效的最低用量标准,大家可以根据这个官方建议用量,结合自身的情况,自行调整用量,只多不少。如果用足官方建议用量后觉得油腻,说明产品本身对于使用者过于油腻不够清爽,可以换更清爽的其他品牌的同类产品。说明没有明确建议用量,只有“酌量使用”、“按需使用”、“取适量”等对用量模糊的字眼,说明用量多少需要顾客自己把握,多点少点无所谓。

       对于一些有一定刺激性的精华类产品,比如各种高浓度的酸类精华,则需要严格控制好使用量和使用频率。具体的用量和频率需要个人根据自己的情况调整、把握。比如果酸类,有些人适合一周一次的使用频率,有些人可以增加到一周两次、三次。高浓度的酸类精华不能天天用,大量用。要是五六泵10%果酸上脸,就等着第二天泛红、脱皮吧。

       还有根据产品配方的温和度和刺激度,用量和频率也不相同。

       对于敏感肌、屏障比较脆弱的肌肤,使用可能有刺激性的产品,更需要把握好使用量和使用频率。比如一款美白精华,如果用到8泵的量脸会泛红,用6泵没事,就减少用量至6泵。A款精华能用7泵,B款精华不一定也能用到7泵,产品不同配方不同温和度刺激度也不相同。还有个体差异性问题。大家都说A产品可以天天用,你连用三天后会不适,就考虑是不是用两天停两天。

       对使用量和使用频率把握的问题,需要个人对自己肌肤的状态把握得比较好,清醒理智、对产品的使用有相当的经验积累。功课看到的各博主的使用量说明,只能参考,具体自己需要用多少、怎么用需要个人自己把握。既要用够量,也要用对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