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人予渔 学会看懂防晒成分LESSON 2
(2014-06-02 13:18:19)第一课下来,想要记住所有的成分是不可能的,不过没关系,那几张图表仅作为参考工具可以反复回去查。
我们都知道UVB的衡量方式是SPF,而鉴于现在国际上的防晒产品在UVB防护能力上普遍都不难达标,所以这不是我们分析了解的重点。而UVA的衡量方式则五花八门,各个国家地区都有自己的一套标准和批准使用的成分,没有出现一统天下的局面,这是一个典型的历史遗留+地区经济保护问题,警官认为PPD是最为合理客观的UVA衡量方式。
所以说涉及UVA的保护,是我们挑选防晒霜的最难之处,接下来会有很长的篇幅讲解。
离上一次写防晒贴应该有5年的时间,各个系列产品配方又大大的更新了一轮,警官再次深深意识到了这一点,找一个UVA防护能力很好,质感又很讨人喜欢,又能保持非常温和的防晒霜,难度类似于让你十天内在大街上找到一个拥有爱因斯坦的智商,范冰冰的脸蛋,giesel bundchen的身材的美女。
所以我们必须做出牺牲,至于牺牲哪一个方面,就在于你的个人需要了,此课程注重防护能力,首先防护能力过关是第一步,达到了这一步要求以后,我们再从中挑选一个质感和温和度能满足个人需要的产品,防护能力不达标的产品,质感再舒适也是枉然。
达标产品选择方案浅谈
正如前面所说,挑选防晒的关键在于UVA防护能力,UVB大家都差不多的情况下,哪家UVA防护能力做得好一些,拼的就是那几个成分。
不过在拼防晒成分之前,还有几个注意事项,那么就是助剂。
防晒霜并不是防晒成分+水的简单溶解,里面还有很多成分,例如成膜剂,助推,柔润,镇定,抗氧化,防腐,香料等等,其中对防护能力有帮助效果的,就是成膜剂,好的成膜剂能够让防晒成分均匀分散,减少皮肤吸收,形成稳固的膜结构,同时某些成膜剂还有booster效果,也就是说强化防晒能力的功效,帮助反射或者吸收紫外线。此外,镇定成分和抗氧化成分都能减少紫外线导致皮肤发红的能力,有着部分强化防晒能力的效果。
这就是下面我们经常会碰到的,警官认定的防护能力和厂商标注的SPF和PPD数值有出入的原因,因为我们用防晒成分以及浓度计算出来的数值,是这个产品最低能够达到的数值,如果提高配方成膜效果和加用皮肤抗红成分,完全可以测出更理想的防护效果,why?厂商实验室测的是人体皮肤测试数据,但是这个数据会不会真实?这个很难说,更何况,“皮肤发红”仅仅是皮肤受到伤害的其中一种外在表现。
好的配方也能达到减少有机防晒分子吸收的效果,毕竟这些防晒成分可以通过皮肤吸收,虽然目前证明大部分应用的防晒成分在规定的使用浓度以内对人体没有影响,但是减少这些成分渗透进入皮肤代谢掉,不仅更安全,也能保证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