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4期《杂文月刊》发《怕马蹄与拍马屁》

(2022-04-01 09:46:05)

怕马蹄与拍马屁

刘诚龙

明朝王祐,是个小白脸,下面生没生毛,不晓得;上面是油抹水光,毫毛不生,不仅额头上光滑如小姐屁股,便是下巴也是干净如过年猪肚(刮了光,吹了气的)。这般小白脸,移植后朝,多惹人爱,后朝富婆多,都想包养他呢;却生在明朝,没多少人喜欢的,按我老家话说的:变条卵都不生毛,非男子汉也。

生在明朝,没人喜欢小白脸,这话说得也不符事实。王振就蛮喜欢他。王振是大太监,他本来男性什么特征都有的,后来不但毛没有了,连那话儿都没有了,下面不生毛,上面也不生毛,又在紫禁城遮阴遮雨遮得好,一身白,又滚滚壮壮,床架上挺个尸,也活像一头刮了毛吹了气的大年猪。

王祐那天去王振办公室,王氏对王氏,伪娘对伪娘,王振突然问王祐:“王侍郎何无须?”好怪噢,王部你怎么变条卵都不生毛呢。王祐对曰:“老爷所无,儿敢安有?”王祐多大?王振多大?十七生十八,茄子结冬瓜,年纪小或年纪相当的人,生育出一个年龄比自己还大,或相当的人,只有王振与王祐,才创造这般人间奇迹。

这不是甚奇迹,这是个技术含量一般般的马屁,或者根本就无甚技术含量,只有无耻之高当量。梁朝有个叫袁昂的,先前装骨气,后来个跟王祐一样,喊领导叫爹,“梁武伐齐,袁昂不屈,后梁以为民部尚书。帝谓曰:‘齐明帝用卿为黑头尚书,我用卿为白头尚书,良以多愧。’对曰:‘臣生四十七年于兹矣。四十以前,臣之自有,七年以后,陛下所养。七岁尚书,未为晚达。’”拍马屁好像有教科书也似,大家都可背着书来。

王振之朝,文武百官喊王振爸爸的,喊王振爹爹的,喊王振大大的,喊王振哒哒的,有一走廊,有一礼堂,有一操场。文武百官,百官都是?没,没有。御史李时勉是个硬汉子,王振来他那里视察,御史台几百人马齐刷刷跪了下去,李公却是昂然站着。跪着的不一定都升官了,站着的指定没好结局,李公被另寻了他事,“陷之几死。”李铎也是硬汉子,“遇振不跪”,被王振“谪戍铁岭卫”。侍讲刘球,“陈得失,语刺振。”王振兽性大发,“使指挥马顺肢解之。”惨哪。驸马石璟,官或不大,身份特殊啊,那天,骂了自家一个小太监,“振恶贱己同类,下璟狱。”关入牢房,或还是好的,“内侍张环、顾忠、锦衣卫卒王永心不平,以匿名书暴振罪状,事发,碟于世,不覆奏。”甚先斩后奏,王振是斩了都不奏。

看了李铎,看了刘球,看了石璟与张环,还看其他诸位,再来看王祐,阁下是不是觉得王祐不那么让人讨死嫌了。我这话意思是,若有李铎,则必然有王祐。不拍马屁,则不能升官,不但不能升官,而且可能入牢房;不但可能入牢房,而且可能掉脑壳,喊王振爸的,都发了,不喊王振爹的,都跌了,来拍他马屁的,指定会有一走廊,有一礼堂,有一操场。

以前以为,拍马屁是个人之人格缺陷,无耻之徒,为升官,为发财,为弄项目,为免处分,不顾廉耻,不顾脸面,逢吏献媚,逢官便跪,做出种种丑态,贻天下笑。看了李铎与王祐故事,便晓得,拍马屁这事,不是那么简单的,固是个人人格缺陷,更是庙堂朝局凶险。朝廷拿着一把砍刀,离地五六七八十公分,平切平砍过去,跪着的都避了斧钺,站着的都挨了刀子,那么,有多少人会站着呢?多半嘭嘭嘭嘭嘭,万马奔腾拍马屁。

常有谓,拍马屁拍到马蹄上,以此警告拍马屁有风险,拍马屁须谨慎。拍马屁而挨马蹄子的,当然有,不多,更多的是,马蹄子乱踢,你就赶紧去拍马屁,这话恰好应该这么说:不拍马屁有风险,不拍马屁须谨慎。曾在乡下过牛,牛要发牛脾气了,便去搔牛屁股,搔得牛儿蛮舒服,牛脾气再大,也安静下来了。是因为牛要发牛脾气了,所以去搔牛屁股,不是天生想去搔牛屁股,而是要搔牛屁股才稳得住牛脾气。

明朝官员,别看其长了胡须,别看其当了大官,见到王振,都跟那个王祐一样,或比王祐更奴颜媚骨,更丑态百出,兵部尚书徐晞,注意注意,是兵部噢,威武之师噢,每次见了王振,身子闪挪一边,然后是扑通一声,跪了下去,可怜那身笔挺挺的将军服,变成了皱巴巴的拽地裙。“振权日益积重,公侯勋戚呼曰‘翁父’。畏祸者争附振,免死,赇赂辏集。”不是公狗,是公侯啊,他们身份好高的,见了王振,个个都矮了下去,人人都喊他老爹。这些人已到了六部九卿,还能升什么官呢?不是想升官,而是在怕死。

怕,怕,怕,怕便拍,拍就不用怕。拍马屁或有两种,一种是排,拍他马屁,他便给你安排旅长师长的干干,他能安排你前途与命运,你自然穿着花裙子,去随风舞了;另外一种是怕,活在朝代里,不曾拥有免除恐惧的自由,那么你就会有争前恐后去拍马屁的自愿自觉。所谓“畏祸者争附振”,便道出了朝局与官员之间马屁互动之秘密,“畏祸”才去“附振”,若能无须“畏祸”,便也无须去“附振”;附振者多多,则可证朝代祸害多;附振者少,则可证朝代祸害少。

这说的是,臭骂王祐,不如铲除王振。

这说的是,判断一个朝代好坏,别只盯着鸡的屁,更应盯着马的屁。拍马屁大盛之时代,不只是人格大坏的时代,更是朝局大坏的时代,反之是,拍马屁不盛的时代,是人格向好的时代,更是朝局大好的时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