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3月24日《百家讲坛》发《撕裂的宋朝》

(2022-03-24 20:03:22)

这事说来话长,且简叙之。宋朝周围列强环视,宋朝谁都打不赢,跟谁都不想打。国与国之间往往是:打架打不赢,屈辱条约便签不赢。这回是大宋要跟辽帝国去签不平等条约,宰相吕夷简说,富弼去吧。

大家都说,吕夷简遣富弼去辽帝国意在借刀杀人,朝廷上很多人都晓得,富弼与吕夷简有些矛盾,吕叫富去,居心不善。蛮多帝国不仅蛮强盗,而且蛮流氓,两国交战,君子国不斩来使;两国交战,流氓国专斩来使。纵不被斩吧,弱国去强国条约,其使者,不被打死,也会被骂死:你这个卖国贼。吕夷简遣富弼出使辽帝国,欧阳修就认为,这是吕夷简使坏,耍奸,挖坑,设陷,故意害人。

派谁去,不算害人呢?大家不是都夸富弼能力强,水平高么?范仲淹就点赞过富弼是“王佐之才”,陈力不列,莫非要不能者列?不能者止,能者不能止嘛。富弼敢于担当,当官不避事。去就去。富弼去了,也算不辱使命。大宋准备了两个方案,一个是送美女,一个是送金钱;送了美女就不送金钱,送了金钱不送美女;不送美女可以多送金钱。老赵家叫什么来着?叫宋朝。噢,送朝呢。

辽帝国先前是,美女要,金钱要,穷要恶要,还要山河。说富弼不辱使命,是富弼削减了辽帝国主意,花姑娘的没有,好江山的没有,要命的没有,要钱的有。辽帝国主义想了想,有了钱,什么的没有?要钱吧。

辽帝国主义条约要每年50万緡,这个可以有。富弼便将这个条约带回,让领导审批,叫赵宋起草条约,富弼说了,条约后面必须加一条:不得边境增兵。吕夷简说要得要得。口头上说要得,条约上却没写。也不知吕夷简是甚意思,他是想养精蓄锐,等大宋强大了,要收拾幽云十六州么?吕夷简有没有为富起来后要强起来,打个伏笔,不知。这个却让富弼气炸了。富弼不是投降派,也不是主战派,他是不统不战派。

条约不加不开边衅?富弼告状,告上皇帝,皇帝纳闷,有这回事?把吕夷简喊来,吕宰相来了,三人六面,四人八面,当面认错得蛮快:“此误耳,当改正。”战与和,关乎国家兴亡,百姓生死,也会忘了写?富弼更来气了,指着吕氏鼻梁尖尖,语益侵夷简”,不拣话骂,大骂吕夷简祸国殃民,大奸臣。

前面说了,这次不是三人六面,而是四人八面,旁边多了一个晏殊。晏殊插话:“夷简决不为此,直恐误耳。”吕宰相是老同志了,业务能力强,政治觉悟高,这次是真的出现了文字失误,非存心也。晏殊本来是来浇火的,没想到是来淋油,富弼心中火气,燃得更旺,跑过去,指着晏殊鼻子:“殊奸邪,党夷简以欺陛下。”晏殊你这老家伙,是大奸臣,是大坏蛋,你是吕氏之党,欺君之罪,罪当何罪?

富弼骂晏殊奸邪,一点不让人惊讶,宋朝人骂人奸臣,骂人坏蛋,好比我们骂人蠢货,骂人坏人,“不但蠢,而且坏”,这是他时代之骂人词典。这个估计,皇帝也不怎么在意了的,关键是后面一句“以欺陛下”,欺君之罪,可是死罪。

富弼要致人于死地么?这个不惊讶,惊讶的是晏殊不是别人,不是他人,不是政敌,不是论敌,而是富弼老丈人,是富弼泰山大人,是富弼岳父老子。晏殊是状元郎,诗词了得,也当过宰相。这些都不算啥,宋朝骂人,不会管是大咖还是大官,想骂就骂,不想骂也骂,谁找骂骂谁,谁不找骂也骂谁。富弼骂晏殊,奇处是,女婿骂岳父,不是小骂,是大骂,不是小骂大帮忙,而是大骂不帮忙,拣帝国之猛恶的词语,甚或要致人死地的词语来骂。

富弼骂岳父,这里还有一个关键词:党。宋朝党争,最是激烈。富弼骂他岳父,是吕氏一党,这一党非君子党,是奸臣党。这样开骂,既解气,可能也解颐。皇帝听富弼骂他老丈人,没怎么做声,估计也是晓得这是党争之争,不足为奇。只是当时,老丈人听了小女婿这一声大骂恶骂,有甚反应,史上语焉不详,有没有操起一根拐杖,去敲女婿脑壳,我们就不知道了。想必,山羊胡子抖得不行。

不过晏殊胡子也许不会抖,兄弟各属各党,父子别是别派,这在宋朝是稀松平常事。王安石有兄弟王安国,亲兄弟噢,不是堂兄弟,不是表兄弟,不是结拜兄弟,是一母所生的血脉兄弟。亲哥哥搞变法,亲弟弟要守法,一个是改革派,一个是保守派,两人同为一主,各为政见,不至于不共戴天,却也是水火不容。那次是宋神宗召见王安国,国有疑难问安国:你哥哥变法,你觉得怎么样?不怎么样,他不行,他是大奸贼,他是乱臣贼子——给没给老哥戴这样的帽子,不好说,估计是有的,神宗问他古之王猛如何?王安国直王猛是小人,“猛教坚以峻刑法杀人,致秦祚不传世,今刻薄小人,必有以是误陛下者。”

今刻薄小人是谁呢?言下之意,是他哥哥。这话是不是指斥其兄?下面神宗问他哥哥怎么样,王安国是这么答的:“恨之人不明,聚敛太急耳。”有人翻译这话,所谓“之人不明”是说他哥哥用人不明,这话是这意思?应该是:我哥哥这人啊,不是用人不明,是他自己颟顸,是浑蛋,时时刻刻只想着聚财。当着领导面,不给亲兄弟说好话,背后给亲兄弟打暗枪。有这样的亲兄弟啊。

宋朝亲兄弟,亲叔侄,亲翁婿,同为其主,各自反目的,真是多的。这是各自政治态度不同所致耳。自然,兄弟父子之间,站队一队的,也多,如苏轼与苏辙及老爹苏洵,他们都是一派,是一队,是一党,但如富弼与晏殊,如安国与安石的,也挺多。政治撕裂血脉,在宋朝不稀罕。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与王安石是姻亲,却是坚决反对变法的,而曾巩同父异母兄弟曾布却是王安石变法的左膀右臂,两兄弟不到一个群倒好,进了同一个群,就互怼,就互骂,就互相开撕。

宋朝党争,特别厉害,互相自诩君子党,互相对骂小人党。谁在位谁是君子,谁在野谁是小人。君子党与小人党之外,更有以地域结党的,苏轼弄了一个蜀党(四川帮),程颐弄了一个洛党(洛阳帮),还有一个朔党(河北帮),这三个党本来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反对王安石变法而各自组建的,王公变法叫停之后,三党没共同敌人了,三党就各自为敌了,闹啊闹的,闹得宋朝鸡飞狗跳,没被周围帝国开撕,自己内部乱开战,有时兄弟父子各属不同阵营,也是视同死敌,“既交恶,其党迭相攻。”不以国为重,各以党相争,偏偏都说都是为国分忧,都说是忧国忧民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