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审视人类多样性
(2013-08-29 17:10:04)
这是一个敏感话题。这个问题之所以敏感,是因为它曾经被纳粹和种族主义者歪曲臆造,为人与人的不平等提供理论依据,成为剥削、奴役和屠杀的藉口。二战结束以后,人们痛定思痛,从生物到文化领域全面否定以人种定优劣的各种思想理论,更努力地寻找人类物种的深层同一性。科学的发展,从起源和基因层面为人类的平等和共性提供了强大的依据,人类基因图谱排序结果显示,总的来说人类的基因组是相同的。全球化的进程则进一步推动了这种求同的趋势和心态。著名作家韩少功在寻根文学的热潮中,曾经说过一段很有代表性的话:“人类的太阳都是同一个太阳,人类的敌人都是同一个敌人,人类的任何一段历史都是同一段历史。由一个人血缘上溯都有千万对父母,循血缘下延则有千万个子孙,于是单复数不再有区别,一个人和人类则合二为一,互为表里。”
普世的理想是为了促进人类的交流融合与和平共处,但是人类并不只有共性,光有同是不够的。在求同的过程中,人们对差异也有了新的发现。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社会科学领域,关于文明冲突的理论再度成为关注热点。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认为,在未来的岁月里,世界上将不会出现一个单一的普世文化,而是将有许多不同的文化和文明相互并存。在自然科学领域,基因学家、人口遗传学家和古人类学家重新审视起了人类的多样性。对于生活在地球上的70亿人来说,虽然拥有几乎同样的基因组,但每个人都有一个独特的基因遗传。差异不仅对人类毫无坏处,相反更有利,个体间的差异性正是一个物种面对环境变化、气候变暖或抵御未知疾病的有效手段。
对生物多样性的意义我们已经越来越了解,但是对人类的多样性,我们的认识还远远不够。比如我们都知道黑人在奔跑能力上举世无敌,但不同区域的黑人,也有各自的专长。来自西非的黑人更善于短跑,而中长跑则是东北非黑人的长项。还有,花生过敏为什么在中国人中极为少见,川崎病为什么在亚裔中比较多发,对这些问题的研究都直接关系到更有针对性的医疗措施。真正的人类多样性更深层、更丰富、更细致,不会让我们回到过去的种族主义。事实上,对多样性的进一步发现,可以让我们更充分考虑每一个个体的不同特点和不同需要,从而更好地走向真正的平等。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