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想做厨子的裁缝是好司机吗?

(2014-02-17 17:34:27)
标签:

文化

网络上有一句搞笑的名言:不想当厨子的裁缝不是好司机。这话既描述了我们这个时代跨界和混搭的特征,也传达了人们对超越自己身份的期盼。这是一个产业千变万化,职场风起云涌的年代,机遇层出不穷,人们渴望改变自己,提升自己,尝试不同的可能,体验不同的人生。一些闪亮的偶像也为此提供了范本,比如大名鼎鼎的马云,英语专业毕业后任高校英语教师,创业初期搞过翻译社,卖过鲜花和礼品,还销售过一年的医药。网络在大陆初起,对电脑一窍不通的马云果断办起了网络公司,然后又转型电子商务,成为中国人成功之路上的闪亮明星。

但是,多样人生,说来好听,世上究竟有多少马云呢?这又是一个技术化和专业化的时代,人类实现的成就越来越复杂,职业分工越来越细,许多分工都要借助专家所独有的知识与技能,而这些知识与技能又很难一蹴而就。所以我们也看到许多跨界转型失败的例子,比如NBA明星大鲨鱼奥尼尔想做游戏,结果就很糟糕,他根本不知道游戏这行业的水有多深,需要多么复杂的专业协同,又需要多么丰富的行业经验和前瞻性。

那么,究竟该怎样设计我们的职业呢?是兢兢业业一辈子做好厨子,还是也尝试改变去做裁缝和司机?最新的神经科学研究给人耳目一新的启示:大脑是可以塑造的,这种塑造受到各种先天与后天因素的复杂制约。后天中的职业因素,不仅给每个人的体貌举止打上了烙印,还会改变神经网络的结构,使之成为适应职业的大脑。科学家研究了一批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的大脑,并观察到专业技能对我们1000亿个神经元的组织结构和它们之间100万
亿个神经连接的影响。资深调香师的大脑中,嗅觉区域增大;出租车司机的大脑里,则是海马区这个对方向感至关重要的区域体积增大;对于音乐家来说,感觉运动区域和听觉皮层增厚……随着观察的深入,大脑的“职业改变”逐渐露出脸来:这里,某一区域边界扩张,超越了平常的界线;那里,另一区域中的神经元密度出现增长;一类案例中,一片通常十分隐秘的神经元网络活跃起来;换一个职业,则是大脑皮层局部厚度增加。当然,如果所涉职业依赖某种特殊活动(记忆、躯体协调、视觉等),那么这些效应会更加明显。
 
这些发现十分令人欣慰,说明任何人都有可能经过学习和训练从事他们喜欢的职业,也可以重新规划,再度出发。同时,这又提醒我们大脑有差异,择业需谨慎,稳定有长处,改变有风险。如果你想合理地规划自己的人生,科学真的会给予很大的帮助,这就是传说中的科学人生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