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清晨在城门上走,电台里正好播微博话题排行,我一头天马行空的想着一头三心两意的留意着耳机里的内容,听到一句“得熊掌而不失鱼,看来只是美好的愿望了”,不禁莞尔。
世人实在太过执着,为何非要鱼和熊掌兼得。在我看来,比起一味计较得失,其实更首要的是弄清楚到底什么对你来说是鱼、什么是熊掌,甚至什么是砒霜。很多时候,眼中看出去的熊掌只是暂时的熊掌,现在看来的毒药或许对于将来是一剂良药。能分辨清楚,已经不是一门简单的艺术了,强求兼得,实在得不偿失。
来说法棍。
自入烘焙门,我就是个实惠主义者。不磕马卡龙,不做翻糖,但凡在我看来装饰性多于食用性的,我都避免去触碰,没有时间没有精力,咱自个儿也确实少了些浪漫主义的细胞。
唯有每次看到德州姐的法棍、欧包,除了羡慕嫉妒外,自卑的情绪不是一点点。喜欢吃这样健康元素多些的面包,也深知自己永远也到达不了那个高度境界,还是对烘焙的那种狂热爱好追求不够强烈。
最近不知咋滴,心心念念就想试试法棍了。今天半夜醒来,看着时间还早,爬起来揉了200克干粉的面团试手,然后继续睡觉等发酵。
参考了苦哥的博客,里面很多法包,看着很亲民,打算跟学段时间。
原料(迷你小棍子2个):高粉140克、低粉60克(我就用了金龙鱼的澳大利亚麦心粉200克),速溶干酵母2克,盐4克,麦芽糖2克,水130克,柠檬汁少许。
初发28摄氏度至两倍大,用了70分钟,分成两等份,中间醒20分钟。
拍扁面团,上下各折1/3,压薄底边,卷紧。

后发在烤箱完成,大概38摄氏度50分钟的样子。
取出撒粉割包,看图就知道我做的一塌糊涂。
烤箱预热230度,往烤盘里倒些热水,关烤箱门。然后将棍子放入。
烤15分钟后,温度降至200度烤20分钟。

古话都是相当有道理的,不打无把握的仗。
虽说不是无准备就一定失败,只是无准备即使成功也是侥幸。
很明显,我这次失败了。但也好在我与侥幸失之交臂,要不然我该得意自己有天赋了,那对好好练习绝对是一点好处也没有的。
我是割了包直接送进烤箱的,不知道要不要等片刻,出来的割纹没有膨胀的很开。
倒是听到了棍子唱歌的声音,有些小激动。


切开,热切的,早上的时间还是不够充裕。
没有洞是注定的。


吃着还是很像那么回事的,至少不会输于我常吃的山崎面包的棍子。其实说起来,山崎切面也是没有洞洞的。
嚼着浓浓的麦香,到底自家的面粉用的好。外皮很脆,调了个蒜香黄油,晚上回家抹了烤着吃。


最近打算耗上这个了,争取每天找时间烤两根练手,反正棍子原料无油又几乎无糖,多吃害处也大不到哪里去。看苦哥的博客上说,一般折腾完一袋子粉,基本功也练的差不多了。天呐,我今天才200克粉,50斤面粉,要这样做125回。。。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