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一下了整整一天的雨,今天天空微微泛晴。
早餐后在盘门的古城墙上走,空气格外清新。突然想起冰心的那句“雨后的青山,像泪洗过的良心”,虽然同此情此景毫无关联。
最好的朋友结婚已有半年,早晨翻出了给她当伴娘时购置的小裙装,颜色艳丽,好在剪裁不夸张,即使上班穿,也不会显得突兀。把自己装点成春意浓浓的园子里的一抹红,感觉也不错。
一段感情暂告段落,回到原点。也许要歇一阵子后,才能重新起航。
但对于烘焙,却不想有停下来的时候。
可不,最近陆续看到几位新浪博友发的新疆馕饼的文,我也蠢蠢欲动。
搜遍了淘宝,关键词改了又改,也没有搜到有卖那个馕印的戳子。一头给有馕印的博主留言问哪有卖,一头就找卖馕生意最火爆的店家。哈哈,没想到还真给我找到了。
有两款馕印子,35和80的,据卖家说80的做工更精致些。好,就来个80的耍耍。
馕印子在路上颠簸的时候,我也仔细研究了下馕饼的方子,最后参照兔子家的私家烤馕,略做更改,先小规模试试。
原料:中粉180克,全麦粉20克,水75克,鸡蛋30克,糖6克,盐4克,速溶干酵母2克,液体植物油20克
花椒粉、海盐、白芝麻适量
以上的量我做了两个8寸大小,部分全麦粉替代中粉是因为正好一袋子金龙鱼的澳大利亚麦心粉用完,懒得再拿一袋拆,就随手加了些金牌全麦粉,但是感觉加了更好吃些呢。
做法其实很容易,比面包面团要求低多了,所以面包机干活。
面团原料一个揉面程序,28摄氏度发至2倍大,分割成2份,醒15分钟,擀成中间薄四周厚的圆饼形。

表面刷上水,撒上花椒粉、现磨海盐和芝麻,水分稍干后,用馕印子刻上花纹。


其实这印子真的可有可无,但没有显然不是我的处事风格。手艺可以慢慢来,工具必须一步到位。
烤箱预热220摄氏度,烘烤12分钟后转200度再烤3分钟左右,时间温度都根据经验和自家烤箱脾气调整好了。有石板的可以用石板,没有的或者像我这种有石板但是舍不得电费的,也可以忽略。

出炉。我的面饼厚了些,下次还要再用力擀擀薄,那样的话,至少外形与馕更为相似。

馕印子是不是看起来很美貌?这来之不易的小玩意,与其说是个厨房用具,摆着看更像手工艺品。


早饭都吃完了,三个人还是分了大半个,必须趁热尝啊。
我其实对馕的印象不深刻了,难得和朋友去新疆菜馆的时候,点过这个,也是很多年前了。
唯一一次去一家小有名气的店外卖馕,我嫌店主打算拿给我的那个在风头里吹了好久好久、灰尘太多,所以恳请给我换一个玻璃窗里面的。谁知店家很凶的跟我说,不卖给我了,吓得我一溜烟的跑了,难为爸爸在家还留了碗羊汤打算就着馕吃呢。
我做的这个真的是馕吗?还是披着馕外表的欧包呢?吃着像是少了黑橄榄的佛卡恰、少了芝士的PIZZA、少了香葱的东北大饼、少了硬度的馕。哈哈,被我形容的,像是什么都少了点,可是味道真的不错,很香很好吃。
妈妈要求,余下的小半个她中午带去单位当主食。看到了吧,在我家,得到妈妈首肯的食物,一般都是还过得去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