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常见误区

标签:
疫苗效果成年疫苗时间表常见误区杂谈 |
分类: 健康流言大破解 |
疫苗是现代医学最成功的药物之一。没有疫苗,今天的世界将依然充斥着传染病。疫苗挽救了无数人的性命,但许多人提起疫苗却仍然心有余悸,认为它们有诸多副作用,甚至弊大于利。这些多是因为对疫苗的误解造成的。
其实,如果使用得当,疫苗的副作用是极小的。常见的副作用包括了注射处红肿、头晕、头痛、疲惫乏力、低烧等,但这些副作用通常都是暂时的,几天后会自行消失。不可否认,有些人对某些疫苗有过敏反应,但一般也不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与传染病的杀伤力相比,疫苗的这些副作用都微乎其微。
也有些人担心疫苗里加入的化学添加剂会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化学添加剂能帮助保存疫苗的效力,并抑制疫苗中细菌病毒的活性,这样能保证疫苗的效果。通常添加的化合物都经过试验,而且极少量,并不会影响健康。
还有些人认为疫苗没有效果,可有可无。但只要看看过去几十年各种疫苗引入后发病率成百、甚至成千倍的下降,就不难看到疫苗的效应与成功。从另一个角度,七八十年代日本、英国和瑞典曾先后减少百日咳疫苗的使用,结果随之而来的是英国78年爆发的百日咳疫情,死伤十万多人;日本则从74年少于四百例的百日咳暴增到79年的一万三千例;而瑞典在81至85的短短四年之间六岁以下儿童的百日咳翻了近五倍。这些都说明,疫苗不但极有效,而且立竿见影。
现今有些疫苗是综合的,即多种疾病作一剂,尤其是给儿童的疫苗,所以有些父母担心孩子受不了同时接种多样疫苗。但实际上,我们的环境中到处有细菌病毒,甚而我们每天吃进的食物中也有许多微生物,但健康的人体都能轻松应付。疫苗中少量的菌株或病毒比之这些环境中的威胁相形见绌,更何况疫苗中多是已失去活性和杀伤力的组分,因此更是难成气候,不足为患。
当然,疫苗也不是100%有效的。目前多数疫苗的效率在85%至95%之间,最好的是麻疹的疫苗,如果用二剂,这一疫苗能达到99%的效率。但无论哪一种疫苗,总有一些人由于缺乏免疫力(如艾滋病、白血病患者等)不适合使用,还有一些人用了却无法达到预期的免疫效应,所以也是无效的。这也意味着能够接受疫苗的人更有责任接种,以防感染将疾病传给这些需要保护的人。
除了规定的儿童疫苗外,成年人也可以有选择地接种来保护自己和周围的人。以下是针对成年人的几种常见疫苗及其时间表:
破伤风、白喉、百日咳:加强剂每十年一次
人类乳头状瘤病毒(导致宫颈癌):19至26岁之间的女性三剂
水痘:二剂
带状包疹:60岁以上一剂
麻疹、腮腺炎、风疹:50岁之前一至二剂
肺炎球菌(多糖):65岁以上一剂
甲肝:容易得的二剂
乙肝:容易得的三剂
球菌脑膜炎:容易得的一至多剂
保存一份接种记录,这样可以按时有目的地接种,保护自己和家人。
前一篇:碘与智商
后一篇:塑料世界对健康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