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不知道该怎么向老外翻译“下台阶”这个概念。要让他们理解这种情形,先得说明“在台阶上”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个人而言,最直观的形象是一个站在高处的人——比如天台之上——作势下跃,高呼洒家不要活啦。自然吓死了旁人,拦的拦,哄的哄,沸沸扬扬……然后怎样呢?他并未死,而是安然无恙地回到平地上,苟活得还挺好……至于怎么回到地上,只要不是“砰”的一下,就必须要几步垫脚的台阶了。
台阶可以是一句道歉,一声劝解,一个态度,一次妥协或让步,或者别的什么,总之是个足以让那个人觉得“哼哼,这样还差不多”的东西。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在台阶上”的这类举动,就变成了一场有目的,有获益的政治表演。获利丰厚,但代价也自不菲。自杀,自残,绝交,离家出走……都在此列。
如上这些举动,全是一些过激的行为,超出正常生活的范畴。谁也不会吃饱了没事把自己架到那个位置上。凡要采取这种非常规的行动,一定有某种明确的或潜在的诉求,又是通过正常的手段无法实现的。所以必须破釜沉舟,不成功便成仁:这东西我要定了!你到底给不给?不给?不给我真往下跳了!——你要再爱我不够,我就负气离家!你要再不道歉,我就砍手!你要再拖欠我薪水,我就砰的一下,让你登上报纸头条!
某种程度上这就是绑票,但跟绑票的性质又有微妙的不同。因为他们“撕票”的人质是自己。把自己摔死,连带溅对方一脸血。这简直都不能算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得说是自损一千,伤敌二十……表面看上去不值,但你得算这么两笔账:第一,这相比于直接索取,在道德上更站得住脚,因为自己也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受害者;第二,你也不用傻到真的要摔死自己——这不还有台阶可下么?在找到台阶之前,可千万别冲动。
乍一看场面不可收拾,说到底,也不过是虚张声势。不似胡斐追杀凤天南那一路,又是送田产又是搭人情,台阶遍地都有,就是一步也不下,那真是铁了心要把行动落实的。下台阶的心态恰好与之相反,那行动从头到尾就是盼着被阻止的,要真没人给台阶,反倒要害死他了。我在心理咨询里也见过一星期反复割腕十几次的案例,显而易见的,没有任何一次是真正要“自杀”。那些以头抢地的,未必不怕疼;离家出走的,也未必真打算风餐露宿。——但世事没有绝对,如果完全不拿他当真,情况又不一样了。这是一场博弈:如果相信他会撕票,乖乖奉上了赎金,他乐得不用当真兑现;但你硬要是无动于衷,保不齐他也会撕一次给你看看厉害。
有位精神科同行就处理过这么一档子危机:有人要在闹市区跳河,他被请去做调解,在众目睽睽之下被推到最前方,跟跳河的人私聊了几分钟,对方便乖乖撤了。围观者叹服:这才是心理咨询的高手!他后来私下透露:自己无非说了几句平常的解劝之言……是对方早就等台阶等得不耐烦,迫不及待地就坡下驴了。
这跳河者其实也算明白人,知道自己并不是真的想死,给个台阶就知道下。在我的临床经验中,最难办的是那些分明跳不下去,又不愿就此下台阶的病人(大多数是边缘型人格)。有的是不甘心,嫌台阶给得还不够多;有的是做戏做全套,怕轻易收回了威胁,下回这招就不再有效。结果就变成:他们哼哼唧唧一意要往下跳,别人自然拼命往回拽,赔礼啊,哄劝啊,服软啊,安慰啊,什么台阶都给了,恨不得跪下求饶,结果他们反倒闭上眼享受起来:别人哭喊着拽住我,很幸福!这台阶暂时不下吧!——你们好好拽紧,我又要跳啦!
后来的后来……就是我在治疗室见到他们。他们哭诉:那谁谁也不爱我……他们拽过我一个小时,一个月,要么一年,居然就放手了!——而我也只好叹着气:他们要不放手,你自己能从台阶上下来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