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伪装」精神病的几点说明
(2012-11-22 12:11:35)
标签:
杂谈 |
分类: 生活 |
目前我在果壳问答的一个回答,正在以一种我很担心的方式,微博上被引用和转载。不得不声明几句:
1,在一个特定的案件中,当事人以「急性短暂性精神病」的诊断脱罪,由此引出了大家对这种诊断的好奇;
2,出于这种好奇,我查阅了诊断标准并把它贴到网上,并发表了个人观点:这种诊断不难伪装。
——以上两点事实,并不能证明:在这个特定的案件中,这个特定的当事人是伪装的。
但很不幸的,在我的观点被传播的过程中(连同我的名字和我的头衔),它确实在逐渐形成以上的误解。
我不知道有什么更好的方式消除这一误解,我也知道那种带有情绪和偏见的信息更容易被广泛传播。
只能发在这里,看明白的就帮忙转一下吧。
另外还有一点,我在果壳网的认证是“临床心理学博士”,在传播的过程中这成为了我的头衔,在某种程度上它甚至带有专业判断的意味。但是,需要澄清的是:心理学博士在精神鉴定方面,完全没有权威价值。
事实上,对这个特定的案件,就算我真是权威,我也没有议论的资格,因为完全不了解详细状况好不好。。。
原始问答链接:http://www.guokr.com/question/391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