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感到最困难的来访者,就是缺乏治疗动机的。但又不是真的没有,否则,也不会找上门来。
这种家伙走进门,抛出来一个似是而非的理由,例如“想变得更好”,“想更了解真实的自我”,甚至还有“想开心一点”(?!),然后,就坐在沙发上一动不动,等你提问。他(更经常是她)会配合地回答你的每个问题,耐心地等你问得差不多了就施展魔法,让他变好,变明白,变开心(为什么不去听相声呢)……
一般来说,来访者寻求治疗都是因为生活中遇到了痛苦。痛苦越强的,大抵动机也就越强。如果我们排除掉一种可能,就是,有些家伙只是因为真心话大冒险的赌约,或者好奇心太过旺盛,才来心理治疗师这里踢踢馆,就会觉得这种缺乏动机的案例很矛盾。一方面,他们缺乏动机,显示出他们并未意识到痛苦;另一方面,他们也一定存在某种确定的困扰,才会来心理治疗。——当然,有时也有这种情况,他们痛苦,只是因为信任度不够,于是不说,比如有些患有前列腺炎,却以“我有一个朋友”开口的男性病患,这种姑且不论吧。
根据迄今为止非常有限的临床经验,我遇到的真正缺乏动机的来访者,大概可以分成两类:
一是那种“什么都不是最想要的”的,这种人通常的状况是,没什么爱好,会做的事情不少,喜欢做的事情没有,身边的暧昧对象不少,想谈恋爱的没有(或者恋爱对象不少,想结婚的没有),给工作的offer不少,想签约的没有,等等。通常他们寻求治疗,都是到了“不得不找个人谈恋爱”,或者“不得不定下出路”的关口。而对治疗的期待,就是帮助自己“认清自己”,以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选择”……让人很头疼。
因为没有想要的东西,这种人平时很少有正性的情绪体验,负性的倒有不少。不过他们看上去倒经常是阳光灿烂的,甚至光辉闪闪。还比较招人恨,因为这种人明明拥有的东西不少,还整天一副苦逼哈哈的模样。
对他们做治疗是很困难的,一半是因为,他们的缺乏动机总是很隐蔽,他们表现出来总是动机很充足的模样,倒显得治疗师缺乏技巧(“怎么样才能引导出这个人的最爱?我不会啊!”)。另一半则是因为,这种人是很贪心的,什么都不愿意放弃,所以他们听到任何改变的建议,都会乖乖点头,然后:“可是……”
二是那种“什么都可以不要”的,这种人每天飘来飘去,随遇而安,对生活没什么追求。是真的没什么追求,不同于第一种人“偶只是不知道哪种工作会更适合我的发展”那种调调。他们是怎样都好,孤身一人也好,没钱也好,流浪也好,即使活得不愉快,也感觉不到什么痛苦,所以也就没有了治疗动机。
我觉得这类来访者跟早年的创伤经历有关,做过的几例都是这样,但是从文献上还没读到过。
跟这类来访者做治疗也很难,但难度比第一类人要小。通常是连续很多次没有进展,但一旦开始有了进展,就势如破竹,动机强烈得超出想象。从个人情感上,我也喜欢第二类来访者远多于第一类。
以上只是一些不成熟的总结,姑且写在这里存档。看我博客的同行们,有什么想法也欢迎留言讨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