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一中的吃食

(2011-09-16 19:05:06)
标签:

乐山

乐山一中

食物

杂谈

分类: 生活

    在彭州吃砂锅,想起老一中来了。随便写写,怀旧,不算什么系统的总结。

    老一中就是02年以前的乐山一中,以区别于如今红红火火的新一中。老一中是走读制的,虽然学校有食堂,但多数学生中午都还是号称回家吃饭。于是,催生了外面一大片破破烂烂的小店子。

 

    最著名的是卖冒菜的,2元一碗。去了每人一个竹篓,自选蔬菜,装到冒尖为止。老板拿到锅里涮,端上来每人红汪汪一大碗,人间美味,连汤喝尤其爽。此物是我支撑上午第四节课的精神支柱,后来反复回忆整十年。现在想来,乐趣其实在于选菜和填装的过程,个中妙处不可言传,吃过的人自然知道。

    搬到新一中后不久,冒菜老板在门口租了个小卖部(新一中禁止出门吃馆子),午饭时出售加工好的冒菜,味道大概没变,但感觉全无。秦琼卖马,杨志卖刀,我宁可在那里买康师傅泡椒牛肉面。

 

    有家卖面的,似乎连店都不是,小摊,卖牛肉面,排骨面,杂酱面,2.5元一碗,还兼卖粉蒸的牛肉和肥肠夹饼。那家的杂酱面极好,导致我一度对北京炸酱面的印象极差,其实两者只是音似。

 

    荤豆花,12元一大锅,够三到四个人吃。如果饭量大,可以再多加一份酥肉或圆子。每人面前放一碟蘸水,一碟泡菜,一碗饭,一碗汤,围锅埋头而食,热气腾腾。吃完每人摸出3元结账,极爽。

 

    正门对面某小摊,卖烧菜。常年炖着几个大锅,里面是萝卜牛肉之类。价格已经忘了,肯定不贵,因为经常有民工兄弟同食。记得脑花汤和蹄花汤都极鲜美,脑花和蹄花要蘸调料,掩其腥味。

 

    峨眉豆腐脑,2元一碗后来涨成2元5,偏贵,因为那时豆腐脑的市价是1元。但贵有贵的道理,份量是一大海碗,又有很多好味道的牛肉。这家店后来兼卖烧菜,叫过一碗土豆烧排骨,平平。

 

    翘脚牛肉,4元。牛肉汤一大碗,米饭随吃。汤趁热喝,牛杂捞出蘸干碟而食,信是至味。

 

    张家饭店?好像是叫这个名字。破门面,没菜单。灶台后面有个架子,摆了各种菜蔬,想吃什么就说一声。有一天在这里看上一捆叫苟地芽(音)的野菜,老板随手抓出一把来,又随手一炒,碧绿清香一大盘。不知用了什么料,且苦且香,鲜美可啖。此后在别的地方又吃过无数遍这种菜,再没有同样的味道。

    张家饭店价极廉,四个人点三菜一汤,荤素相搭,泡菜和米饭免费,算下来人均4元。

 

    高二夏天补课,流行吃过一阵“杨氏豆腐”。此店是那一排破店里唯一有点门面的,我们选它主要是因为有空调,吃完不走可以聊天。饭菜倒并无出色之处。价格略贵,但再贵也不过人均5-6元。

 

    冰粉,不用说。乐山的冰粉川内独步。至今我仍喝不惯成都的冰粉,加了各种莫名其妙的干货。

    老一中校门对面那个小摊,各种水果味的冰粉,还有凉虾,5角一碗。买一碗薄荷味的,端起来要一口气喝下……顺便打听一下,各位,自从少年宫一带拆迁以后,还有哪里有卖水果口味冰粉的?

 

    一直没有说老一中的食堂,因为我从来没吃过。但吃过的人都说性价比不高,不如外面这些破摊破店。02年搬去新一中,被迫全体吃食堂了,两荤两素3元5,大家都嫌贵,舆论风向一转,都说还是老一中的食堂好。直到我去了北京,又觉得新一中的食堂也不差。幸福其实总是有,但没有比较就感觉不到。

 

    最后总结几个结论:

    1)便宜,人均4元已是中档餐标。十年后的现在,即使在物价水平不高的乐山,这数字恐怕也翻成15元了,在北京则至少30元。我们有理由相信,再过十年以后回头,会觉得30元也便宜得不可思议。

    2)走南闯北也算吃了不少地方,仍觉乐山于调味一项,天下第一。并非说各地没有超越乐山口味的东西,但如果有,必是凤毛麟角,门庭若市,而惟独乐山是90分水准的吃食满大街都是的。

    3)乐山最负盛名的甜皮鸭,西坝豆腐,我从来也不觉得好。但是随便找一家生意还不错的小馆子,要两个炒菜,蒸个牛肉或者肥肠,打个汤,吃米饭的时候配上泡菜,你就可以吃出乐山的真味道。

    4)最好吃的东西,总是由那些已经不存在的店做出来,和那些已经凑不齐的人一同吃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