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家级心理咨询师

(2011-09-24 22:16:14)
标签:

心理咨询

杂谈

分类: 杂感

    今天邂逅武国城老师,陪他聊了会天,得到一个训示:学院派看不起江湖上的“国家级心理咨询师”,由来已久,然而,这种“看不起”本身却毫无建设性。武老师的意见是:问题是有的,也很多;但是遇到问题不见得是坏事,因为总归还是在实干,实干就是对的,而且这么多年回头去看,还是进步为主。学院派有自己的追求,这也很好,但否定别人没必要。武老师如今还在做国家级心理咨询师的培训,有他的想法。

    总体来说,我赞成武老师的意见。我出身学院派,但这两年也略微接触了一些国家级心理咨询师。从最初的全盘否定,到现在也开始重新认识和反思。江湖自有江湖的一套规律,批判和否定是很容易,上阵要耍两招可就难了。心理咨询师是为社会服务的,从这个角度说,国家级心理咨询师做的事情要远远多,虽然质量为人诟病,而学院派的大师们相比较,他们宝贵的精力都花在科研,开会,以及反复给新手咨询师开培训,嘲笑他们有多么不靠谱上。如果让社会评一个分,算算实际受益,学院派的大师们是并没有什么好骄傲的。

    在灾区的实践中,有时也觉得学院派的位置太讨巧了。坐在书斋里,翻翻文献,就可以一连指出灾区志愿者的十七八个不靠谱之处。干活的总出问题(不可否认他们问题是很多),要挨骂;不干活的指出来问题(也不可否认他们水平确实更高),轻轻松松便占据着道德的高点。但要问:既然水平更高,你们怎么都不下来露两手?答复是:我们人很少,忙不过来。——精英的培养,确又是费钱费时,没法增产的。

    从武老师这里了解到,在部队,学校,医院,以及基层各种需要心理服务的地方,国家级心理咨询师发挥的效用不小,水平固然不高,但即便是最被鄙视的闲人马大姐式安抚,也能使人受益。而这批咨询师对高高在上的学院派,则是既仰慕,又恐惧。仰慕其专业地位(也包括想象中丰厚的收入),恐惧其毫不掩饰的鄙夷和攻击。就双方的关系来看,颇有点受虐和施虐的模样。我对此则有一个补充的联想:学院派其实也被心理学之外的其它学科,甚至心理学之内的其它分支所鄙夷,于是拿国家级心理咨询师撒气,也算一种代偿。

    如果现状确实如上文所述,那么,倡导双方的合作,尤其是学院派对国家级心理咨询师这种基层工作人员的尊重,指导,和扶植,对我们这个行业肯定是有积极意义的。写到这里,颇觉最近是受到实用主义的影响过多,总觉得只要实干就是值得鼓励的。也许是饱尝了学院派之弊端,秀才造反,三年不成。

 

    另,本文虽然使用学院派和国家级心理咨询师这样的二元表述,但也并不代表,双方各是整齐划一的势力。一方面,学院派内部也充满了流派、山头之间的倾轧,敌视,纠纷;另一方面,国家级心理咨询师也并不见得都是值得尊敬的实干家,也有不少既敏感又文艺,每天追随各种大师进行“灵性体验”的大妈大婶。对于最后这个群体,我仍然难以抱有任何好感——好在大师们,对这一类人群倒是一点不会排斥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