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草地周刊》上期反馈:灾难电影

(2010-04-30 14:47:21)
标签:

环保

灾难

草地周刊

天灾

玛雅预言

汶川

杂谈

    一部《2012》引爆了全世界人民对地球末日的想象高潮。其实电影历史上从来就不缺乏一些人类或未雨绸缪或痛定思痛的灾难片。

    很早之前的一部《独立日》就“妄想”了地球面临外星人入侵威胁时的景象;《绝世天劫》里则出现了能够撞毁地球的陨石一步步朝地球逼近的恐怖镜头;而《2012》中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等现有的天灾都一并出现,将地球翻了个底朝天。又因为它有玛雅预言的支撑,加上高技术的支持,所以显得更加“逼真”。

    但是电影的目标不单单是制造出一些地球毁灭的场面来,更多是希望通过这些灾难为人类树立生存的信心和勇气。所以即便《2012》中的世界全部都毁灭了,人类依然有诺亚方舟这样的巨无霸保存“香火”。无论是外星人还是陨石的撞击,它们的威胁都敌不过人类的智慧和勇气,最紧要的关头人类总能够集思广益地找到生存的出路,最终保住自己的家园。

    我们生活中的灾难大抵也是如此,天灾阻挡不了幸存人们继续活下去的念头,当然就更加无法阻止其他同胞们奔拥而来的爱心。汶川地震是很惨痛,但国人凝聚出的爱心更让我们感动,而这样的爱心还在传递。源源不断输往玉树灾区的物资、捐款不正说明了这一点?

    电影虽是银色梦幻,但实际上它有着基于现实情感的内在以及生活哲学的透视。比如有些电影表现的是天灾,还有一些电影它在反思着人祸。很多人都将地球的异常归因到人类无节制的欲望之上,这不无道理。我们眼见着河流不再清澈,土地不再翠绿,森林成片减少,沙漠却在增多……哪一个都有人类逃脱不了的罪责。

    电影《后天》讲述的故事离我们的生活很接近,温室效应造成的冰山融化,直接导致了地球进入了第二冰河期。这样的悲剧使得电影中的美国总统也低头默认了自己气候政策的失败。中国影人自己的灾难片《超强台风》描述的也是地球变暖之后所引发的台风肆虐。这些电影中的灾难都源于人类的贪欲。电影人用自己的方式将这些人祸搬上荧幕,但更重要的是他们借此表达出了深刻的反思,来警示人类让大家一起思考。

    当然,灾难电影提供给我们一个可供模仿的范本,也许仅仅微小到如何自救的问题。灾难电影更有价值的地方在于它树立了信念,一种人类必胜的信念。这种美好念想能够鼓舞人们,而这其中渗透出的思考也在不时地提醒着我们。

    之于灾难的态度,我们也可以从电影中有所收获。比如要坚定、要勇敢、要有生存的强烈欲望,我们看到汶川灾区群众已经开始了乐观的新生活,也看到玉树灾区不断出现的生命奇迹。相信灾难总会过去,太阳照常升起,就像《2012》中人们走出船舱迎来的那道曙光一样。

    (原文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