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你可以自觉早起,标志你已经可以成为自己生活的主人
康雯萱
第一天走进大学校门的时候,我满脑子就为了一件事儿高兴:再也不用早起了!这一天绝对是我生活的分水岭,我终于摆脱了多年以来一个叫做“早自习”的紧箍咒,从此过上了睡觉睡到自然醒的幸福生活。想想看,自从6岁进了学校大门,此后的12年里,哪天不用早起?即使周末,许多小朋友也得一早被叫醒,迷迷糊糊地挂上书包去参加某个补习班。在生长发育阶段最渴睡的12年里,我们的美梦不曾有机会做完过。
也许对某些天生爱早起的孩子来说,早自习确实让他们有所收益,但对我这个早上睡不醒晚上睡不着的小朋友而言,早自习就是无休止地躲在立起来的语文课本后面打盹。
所以,当我看到《月满轩尼诗》里张学友饰演的阿来永远无法早起时,激动得像找到了知己。闹钟响了,阿来卷起被子从卧室跑进客厅,缩在沙发上继续睡;姨妈做的大餐也好,亟待完成的工作也好,等着相亲的女孩子也好,都不能阻挡他只想睡觉的坚定决心——对一个瞌睡中的人来说,世界是与他无关的。
进大学以后,我没有选过一节早上9点以前的课,每天都放任自己大睡特睡。有一天我在食堂门口看到一个学生社团招新,说加入以后每周末可以去郊区野营、爬山、攀岩。我顿时着迷不已,穷山恶水也好,大好河山也好,都是如此诱人。这个社团纪律严格,每次集体活动都是早上6点甚至更早在校门口集合,迟到者“格杀勿论”。神奇的是,我竟然从来没有迟到过。为了那些寒风中的冰瀑、山脊上的蓝天、河流上空的银河,半夜起床也难不倒我。
后来我找了一份新闻行业的工作。选择这个职业的重要原因是,记者不用朝九晚五,一般中午出现在编辑部就行了,很对我胃口。后来我在书上看到一个好莱坞著名编剧说:想得到灵感,最好的办法就是早上8点到10点时乖乖躺在床上。因为这个时候你已经基本醒了,大脑很活跃,但又在迷糊状态,容易做各种有价值的梦。我一看这个,就决定改行做电影:睡懒觉有理由,做梦能做出生产力,多神奇啊!
实际上,自从看了《月满轩尼诗》,我并没有更心安理得地继续睡懒觉的生活,而是开始早起了。这部电影的编剧和导演大名鼎鼎,曾经写过《男人四十》《甜蜜蜜》,那种没有大起大落、只有小磕小碰的温情生活因为亲切所以动人。虽然这部小成本制作的电影在影院只有十分有限的时段和场次,完全不能和《爱丽丝梦游仙境》等大片相比,我还是强烈建议身边的朋友去看。我觉得,轩尼诗街边普通的女子爱莲比那个卷入阴谋和暗杀的王佳芝更像汤唯。
终于,阿来可以清早起床了。他迷迷糊糊,摇摇晃晃地走出家门,迈开腿晨跑。我想那踉踉跄跄迈出的一小步是阿来的一大步:这个男人始终生活在强势母亲的威力之下,禁锢在失败初恋的余温中,直到41岁的这天,才突然长大。
回头看看自己的生活,山河旷野之晨的风景、凌晨4点爬起来采访、冬天清晨拍纪录片……那些让我觉得充实难忘的片断,居然全部跟早起有关。也许成长的含义之一,便是控制自己的生活。当你可以自觉早起,标志你已经可以成为自己生活的主人。
因为虽然睡着了才会有梦,但只有醒着的时候才能实现它。
(影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