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房产南京楼市市场需求宋体杂谈 |
8月的最后一个周末,南京楼市共有8家楼盘推出了近800套新房源,但因刚需房源较少,所以楼市呈现“平淡”状态。撑起楼市“半边天”的江宁万达广场推出500套房源,却是写字楼物业,5成的去化成绩也算可以交代。毕竟在刚需主导的市场环境下,凭着万达的品牌号召力撬动了一定的市场需求,已属难得。
从本周市场交易情况可以看出,中小面积户型依旧走俏,表现最突出的是东郊小镇,由于此次加推的房源面积明显大于上次的“小小家”,成交量也相应下滑。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南京楼市会以高性价比来走量,但这所谓的高性价比并非单纯指中小户型,而是在一定价钱基础上的价值量。无论是刚需还是改善,以手中计划支出的钱来买到更多的价值空间是普遍心理。
调控至今,从当初的楼市寒冬期到如今市场需求的有节奏释放,楼市在持续博弈下已经远离两个供求极端,房价的暴涨或暴跌,房地产行业渐渐从当初奔跑的火车头转为渐渐匀速行驶。商品房如今已真正拥有商品的属性,遵循着一般市场经济规律,买卖双方会就产品的价格和价值进行另一轮市场博弈。
当下市场除了以高性价比刺激刚需出手之外,如何诱导改需入市问题也不容忽视。市场中小户型持续走俏,就如同2009年的改善性需求积极入市导致量价齐升,开发商为迎合市场需求而频走大户型路线,导致目前仍有不少大户型房源库存滞销。而此轮的小户型浪潮,也存在同样的风险。就产品而言,如何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附加值,让购买者获取高性价比才是遵循市场规律的正确做法。
房地产行业的黄金十年已经结束,粗放型发展应该被淘汰。开发商应积极引导、挖掘市场需求,而非见眼前哪种产品走俏就一拥而上,导致产品过剩。从此次开盘骋望骊都40套大户型的售罄的可以看出,科技住宅差异化的产品与合理的价格所创造出来的市场需求,会有人为其买单。
当然,科技住宅在当下市场环境下早已脱离了楼市非主流的印象,调控中高质量居住的科技住宅价值普受购房者认可。而今,科技住宅应打开思维,结合自然资源价值。无论是山居的朗诗钟山绿郡(紫金山)还是湖居的朗诗绿色街区(莲花湖),产品的价值体系中丰富而独特的内容十分必要。
目前楼市的回暖主要依赖首次购房需求的释放,这种力量会随着时间衰减。下半年房价缺乏明显上升动力,整体走势仍将以稳为主,三季度后半段楼市成交量仍有再度陷入低谷的可能。
从中央关于调控政策的最新态度和房企存货负债比率来看,以价换量的销售策略将仍是主流。而这次楼市调控让楼市买卖双方在深度博弈中对需求和产品的深度反思 ,会促使房地产市场的稳步、健康发展。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