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观察:朗诗十年,产品主义者的成长史
(2011-12-27 09:04:39)
标签:
杂谈 |
2011年南京朗诗以20亿元的成绩成为2011年南京市场上最受关注的“绿”马之一,再度成为南京本土房企的佼佼者。2011年朗诗走过了十年,一个羽翼丰满的科技住宅领军企业开始代言南京本土房企。十年,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是很长的历史,但是和其他地产大鳄乃至其他本土房企相比,朗诗很年轻。十年,朗诗在强手如林的南京市场上能够迅速成长起来,在大鳄纷争的市场上能够突破困境走出一条差异化道路来着实不容易。
从2001年起,朗诗的成长之路其实也是中国房地产腾飞的十年,十年朗诗遇到了最好的发展时期,而朗诗自己则抓住了这样的时机迅速成长起来。尤其是后半程的转身到加速跑、变速跑,对朗诗来说是挑战但也成了机遇。选择科技住宅,而且大张旗鼓的将以技术导向品牌。这是挑战也是机遇,朗诗坚持走完了这条路,也走出了自己的成绩和特色。
纵观全国,做科技住宅的并不只有朗诗一家,然而做到像朗诗这样一直专注于这个行业,并能独领绿色科技住宅风骚的为数不多。朗诗把地产业从跑马圈地的发展模式扭转了过来,更多的用独创性的产品引领着整个居住行业的向前发展,它对人居住宅舒适度的提升在未来恐怕是任何一家地产商都难以企及。
2004年,朗诗完成了蜕变,这一年朗诗率先在南京成功推出国内首个“健康、舒适、节能、环保” 的一流住宅社区——朗诗国际街区,这个项目在当时几乎是概念性的。它整合了国际一流的多项世界先进的建筑相关技术以达到高舒适度、低耗能的居住要求,建筑节能率达到80.8%。南京朗诗国际街区的成功开发奠定了朗诗在科技地产中的地位,使得朗诗成为中国科技地产的领军企业之一。回过头来看,这个项目知道现在都被很多人称道。这个项目完成了朗诗的最初的市场教育,买房人开始认同绿色居住的理念,开始认可朗诗的产品,这一步对于科技住宅的发展至关重要。而朗诗则实现了它。
朗诗其实代表了房地产的一种发展方向,那就是产品革新和技术革新同样是可以推动一个企业的发展的。选择一个差异化道路走下去虽然难走,但是可以引领一个行业的发展。朗诗成为这条路的拓荒者,它走的很成功。同时面对后继的追赶者朗诗能够不断改变适应、提升自己。
在坚持快运作周期和高资产周转率的经营策略下,朗诗一直在不断改变自己。2004年,朗诗绿色地产元年。这一年朗诗经过6个月的研究,最终决定走高舒适度绿色节能产品,走差异化的路线。随后,朗诗引进了国内外成熟的建筑科技,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一些重大创新,紧接着,朗诗开始了技术实验首战售楼处和系统体验间,把住宅里所需要使用的各项关键技术统统应用集成在此,不断尝试之后推出了国际街区。在此之后除了南京,朗诗先后入主八个城市,先后在上海、杭州等地一共布局21个项目。并从长三角走向了中部地区和大西南。
与此同时,朗诗将产品研发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不惜重金在欧洲成立研发基地。2010年朗诗在法兰克福成立了朗诗欧洲技术有限公司,希望整合国际先进的绿色建筑技术与人才,推动国内绿色建筑领域的革新。原本,欧洲公司主要作为一个国际整合资源的平台服务朗诗在国内市场的竞争优势,而关于养老地产的未来战略定位,欧洲公司更承担了养老地产的开发与探索的任务,将国外在养老地产上的理念和经验前瞻性地注入朗诗的养老地产开发中。朗诗成为科技地产的领袖企业,同时也实现了巨大的社会效应,品牌影响力迅速提升。
十年过去,下一个十年开启,田明说在下一个十年,朗诗将坚守行业理想。绝不像机会主义者一样放弃房地产,朗诗将集中资源做房地产行业的坚守者。十年,朗诗成功了,但还在路上,十年朗诗还在不断的革新和改变。祝福田明,祝福朗诗的下一个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