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市场遇冷折射楼市窘境
(2011-11-18 09:12:43)
标签:
杂谈 |
昨日,南京又是一场土地盛宴,11块土地集中出让,但是大餐再一次变成冷餐。其中两幅土地在河西及百家湖两幅优质地块暂停出让,另外9幅地块顺利成交,其中有6幅底价成交,竞价最激烈的一副是燃汽地块,白下区G59地块溢价26%,建邺区G55地块溢价4%。六合的燃气用地被中石化拿下,而G59地块则被来自北京的京奥港拿下,河西的G55则被苏果旗下苏瑞置业拿下。延缓出让和底价成交再次说明,房地产企业拿地热情不高,土地市场依然遇冷。
从今年土地出让的结果来看,今年南京共挂牌24幅纯住宅用地,成交总面积为1276118.4㎡。其中12幅底价成交,3幅流标,另有3幅地块暂停拍卖。全年土地成交总金额为256.71亿元,不到去年一半,土地成交约占计划7成。由此来看二级市场已经迅速传导到了一级市场。土地市场遇冷从侧面反应当时房地产市场的走势。
从全国土地市场来看,也是流拍成风。数据显示,10月份深圳、广州、武汉、成都、厦门、福州、吉林、洛阳、西安9个城市均无住宅地块成交。全国133个城市土地成交1365宗,成交面积5500万平方米,环比减少40%,其中住宅类用地成交面积2004万平方米,环比减少37%,同比减少45%。多个城市出现地块无人问津的情况。国土资源部近日发布数据显示,全国主要城市地价同比、环比增幅全面回落。在溢价率方面,全国133个城市也持续走低,且均低于去年同期,并已降至今年最低水平。
土地市场遇冷最根本的原因是当前的土地价格,已经高于其入市后能够转化成的住宅价格。如今土地价格的起拍价和牛市时的定价几乎没有什么差别,以牛市心态卖地。严重脱离了市场的实际情况。房价回落的预期不断增强,去化受阻,房地产企业的心理承受底线不断下降。当前的土地定价挤压了太多房企利润,房企因此拿地热情下降。连续的楼市调控已经使得土地市场明显降温。土地市场无人问津不仅影响到土地的成交价格,全国住宅类还影响到了土地的溢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