曙光乍现,万科的筑底是否坚实?
(2011-11-07 08:38:14)
标签:
杂谈 |
金九银十远去,十一月的第一个周末上市量依然很大,5家楼盘带来1000多套房源冲击市场。本周楼市看点不少:楼市上演东成西就;多个新盘价格释放玩“高喊低入”;楼盘竞争白热化,纷纷上演“行为艺术”。
总之,这个周末南京楼市很有趣,买房人也纷纷冒着小雨奔波各大案场。人气似乎有了抬头迹象。令河西诸盘“闻风丧胆”的“河西抽水机”再度推出大量房源,风采虽不及当初,但依然是高去化。仙林品牌新盘“万科金色领域”在千呼万唤中终于要出世,超乎预期的低价同样受到市场追捧。由此来看,价格依然是市场最有力的润滑剂。让人感觉这个楼市的冬天并不冷。
万科出招,是在筑一道坚实的底?
万科终于出招,计划推出600多套房源,两天之内积累诚意客户超过300多组。金色领域首次开盘,能够推出这么大的量,并且能够受到市场的追捧,本身有很多值得研究的地方。首先是价格,万科打出的价格非常有诱惑力。金色领域首次开盘,给出了名目繁多的开盘各种优惠,粗略统计下来各种折扣之后均价大概在11000元,刨去约1500的精装修成本,万科的毛坯价在9500左右。这样的价格比保利香菇盘要低出2000元,自然引发市场的关注。
这个价格是不是区域的底部呢?万科能够给出这样的价格来应该和它在全国的战略有重要关系,淡市之下,现金为王一向是万科的生存哲学。迅速回笼资金,是其低价入市开盘的重要原因。其次,万科对于区域市场的判断比较谨慎,这也迎合了区域市场内的预期。仙林湖的价格洼地优势,目前除了区域客户,已经导入了市区主流的刚需人群,此外,据内部消息,万科此次通过精准的圈层营销锁定了一大批大学城的老师。加上万科低开平走的策略,打开仙林湖僵局并非难事,而项目未来小步骤走高的可能性不是没有。
万科此次价格对于板块的价格体系又是一次颠覆,此前区域内有新盘入市,其12000多毛坯的入市价格充满了非议,首次开盘由于前排有湖景资源去化尚可,但是过于乐观地估计了市场的承受力。二次开盘迅速遇冷说明了一切,万科此次开出的价格可以说,基本上给区域的价格底部夯实了。同时,由于把压力甩给了片区其他房企,而由于成本控制的优势,板块内其他楼盘回到万元以内的可能性几乎没有了。
楼市上演“行为艺术”,仙林湖成火药桶?
本周楼市看点真多。话说不少新盘纷纷使出贴身肉搏战策略,比如江宁在绿地多收了三五斗之后,区域其他房企开始坐不住了,纷纷使出杀手锏来争夺市场。绿城在舆论漩涡中抛出它在南京的第一个代建项目,水晶蓝湾喊了3元的河西价之后,开盘前夕亮出2万5的底牌,引发楼市小震撼;同样在万科水晶蓝湾门口,继托乐嘉上门拦截之后,保利江宁项目也使出了这个招术,干脆把看楼车开到了蓝湾门口兜客。客没兜上,行为艺术倒是引发了业界的强烈围观。
而万科保利激战仙林湖,这个话题具备太多看点。新盘、新板块、新价格标杆,又同是品牌企业,两个项目产品定位又比较相近,一山难容二虎,两家起纷争再所难免。9月万保之争就提前上演,先是网络口水战,接着是线下的短兵相接,后来是另一家在其开盘之时对买房人以“玫瑰相邀”,火药味也一次浓过一次。
万科此次开盘把先亮底牌的保利远远甩在了后边,低至香菇毛坯盘的价格将保利置于了十分尴尬的境地,是殊死一搏,还是避过风头?万保之争再度升级。保利使出浑身解数,派出多路大军到万科认筹现场的水游城塞传单。同样,同板块的港企恒基兆业也没有放过这次宣传旗下玲珑翠谷项目的机会,也在水游城设了一个宣传点,同样很卖力发放单页。无论港企恒基,还是央企保利,面对惨淡的市场形势,都费劲心思,采取这种赤裸裸的做法争夺市场还是忌惮于对手过于强大。
多板块出现定海神针,结构性底部乍现?
河西抽水机再度降临,不仅和以往低开的价格一样,而且拉低了起价,去年睿城两次开盘都是“日光”。此次虽然不及以往,但是300套左右的去化足以让河西市场隐约出现了底部。河西在这一年的调控中,压抑的太久,很多购买力都被压制住了,包括刚需都在观望,积聚的这部分购买力遇到合适的价格肯定会释放出来,苏宁睿城的价格正是创造了这样的市场窗口。
无独有偶,在睿城开盘前夕,位于城南的宏图上水庭院也放出风声,即将推出的大平层单位均价低至16000左右。对区域改善型客户也不啻为一个福音。而华润悦府也出现了低于报审价3万的激进价格入市。而从本周市场来看,万科金色领域、苏宁睿城成为南京楼市的关注热点。不难看出,这两家之所以能得到购房者青睐,关键原因就在于定价都比较理性,与周边形成了明显的价格落差,满足了购房者内心的价格预期地步。本周的市场走势说明,虽然购房人的心理价位已经落到了一个低点,但并非深不可测,以价换量照样能够换取市场。
同样,这样两个典型样本,也昭示了南京楼市出现了结构性的底部,这种底部包括区域性的和产品类别式的。比如主城轨道附近的品牌物业价格在万元上下企稳;热点区域的改善型项目1万6、7也是客户可以入市的一个阶段性底部。但是,个案不能代表整体楼市,从楼市整体来看,很多区域的开发商还在坚守价格,它们能否等待春风吹又生?真是个值得考量的一个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