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大盘,这样一个概念给我们最直观的概念就是大面积,大规模的居住社区,大规模的社区营造。南京有很多这样的超级大盘,无论是大盘的营造还是在这些大盘置业,都有很多区别于一般项目的地方所在。我们先从个人的生活半径说起。
生活半径的三重门
所谓生活半径是基于住户的居住区位为圆心,根据不同距离为半径的在线生活服务平台。通过生活半径平台,能及时满足住户的生活需求,第一生活半径为最基本的生活半径,也就是能够满足居住者最基本的生活需求的生活半径,比如有超市,有菜场等等。
第二生活半径,是指能够满足常规的生活需求,比如一般的吃饭,医疗,教育等需求,例如社区内有上规模的体育馆、医疗机构,幼儿园,小学,饭店等等设施。
第三生活半径,是指不仅能够满足消费者一般的生活需求之外还能满足居住者奢侈性的生活需求。高档娱乐设施和商业设施是第三生活半径的最明显特点。比如社区周边有高档星级酒店、高档商业、电影院、高档娱乐场所等等。
我们再来看再来看社区的概念。以往的社区概念很简单就是居住的聚居区。但是到了如今社区早已是一个立体的概念。社区的概念已经十分丰富,社区不仅包含了居住功能还包含了很多的生活功能,比如商业、医疗、教育、健身、娱乐等设施。笔者觉得如今的社区营造更应该包括文化特征,文化特征是社区发展的最高级阶段。这里的社区文化应该包含社区本身的人文特征、品牌特征、还包括对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描述。比如高档富人区,比如涉外居住区都是社区的人文特征和品牌特征的体现。但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营造成功者还没有明显的成功案例,这又涉及到社区的经营。当然了这是社区的最成功境界了。
大盘,真正造城的有几何?
理清了以上的两个概念我们再来说大盘的营造,南京最近很有代表性的两个大盘一个是金地自在城、另一个则是碧桂园的几个南京城市外围的大盘,如凤凰城、欧洲城等。这两类项目的大盘特征十分明显。从生活半径来看,金地自在城已经拥有了第二生活半径,力学小学的入驻,体育公园,商业的入住等很多基础设施的营建都满足了居住者的第二生活半径。依托板桥地区其他商业配套的建设,包括高铁南站的开通,南部新城的崛起,南京新城市中心南移,使得金地已经拥有了部分第三生活半径。碧桂园的凤凰城、欧洲城是完全的自造几乎拥有了所有的第三生活半径的特征,大规模的完全的配套完全能够满足居住着几乎所有的生活需求,这就是所谓的造城。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金地自在城这样的大盘是因为靠近主城可以享受主城的一些配套所以城市配套可以满足高级的第三生活半径。但是凤凰城据主城较远,只能完全依靠大规模的造城营造第三生活半径。但是超大规模的社区又从规模上支撑了这些配套的正常运转。
大盘改变着城市生活生态链
大盘的营造其实在某些成都市具备了城市营造的特征,这些社区因为规模足够大所以它的魅力也在于集中资源打造一种规模化的生活方式,将社区当作城市不出社区就能满足所有的生活需求这就是大盘的魅力。大盘又具备了一种内生能力,即通过自身配套来吸引和扩大社区影响力。社区内生活要素的成熟,会降低板块在项目价值体系中的权重。也就是说板块价值对于大盘项目的价值影响变小了。
因此我们可以给大盘做出一个定义,就是完全满足第二生活半径并具备第三生活半径特征的项目就是大盘。而大盘的营造也必须有一个立体的观念。完善的配套比项目本身更重要。配套对于居住者生活需求的满足程度也就决定了大盘的成熟程度。在南京金地自在城的大盘对于奥南的成熟功不可没,大量的配套是关键。碧桂园更是落地生根。大盘扩大了城市的外延和居住半径。而生活半径则可以成为大盘营造界定和选择的一个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