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限购惹火都市圈异地置业
(2011-05-16 23:36:16)
标签:
杂谈 |
碧桂园凤凰城的热卖似乎可以总结的很多,包括大盘造城理念,低价入市策略,五星级酒店的配套先行,密集广告狂轰滥炸等等。而这一切,都必须在可以买非限购这样的前提下,所以,又有人将碧桂园的最成功之处,归结为:非限购。似乎也无不可。是碧桂园的非限购让来自南京都市圈的民间过剩的流动性找到了一个合情合理的出口。
由此,让业界对都市圈物业对异地置业等话题重提。最近,因为限购不少南京人将目光放眼到全国,寻找价格洼地伺机出手。
异地置业,看上去很美
在凌厉的宏观调控下,南京楼市显得有些落寞,尤其是限购令像是一把枷锁,牢牢的扎住了本地客户的冲动性投资需求。
但是南京市面上仍然能看到异地房地产派发广告宣传单的促销人员,尤其上月在春交会现场,场内场外不少游走的说客在贩卖他们的异地物业。不少项目以青岛、成都、海南等地方为主,包括不限购的长三角三四线城市,他们的诉求大多是不限购,且环境优美价格、巨大低廉,有着强大的升值空间为噱头,吸引当地买家前去免费旅行,实际上是诱惑你认购。
碧桂园的热销,再次勾起了不少人异地置业的想法。其实,异地置业由来已久,早期是一线度假型、养老型物业大行其道,比如山东海滨,海南等地。后来发展成一种投资品种,不少异地置业者是看中的是物业的增值空间。不久前网络上流传的异地置业风险最大的十大城市为:深圳、上海、北京、大连、杭州、厦门、广州、青岛、温州和天津,置业风险大多数来自于房价的过快增长。随着消费者收入水平的不断上涨和对休闲、旅游等需求的增加,异地置业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消费者的这些需求。但是在选择异地置业之前,应该对风险做好充分的心里准备,以免受开发商项目广告的影响,或者误入价格低的消费误圈。
被动挤出还是主动流入,物业品相很重要
最近也经常给朋友们异地置业做顾问,我始终给大家灌输一个理念就是,不要因为限购而被动挤出,而是要择良木而栖主动流入。怎么理解,就是我们在选择物业时,要考虑到物业本身的价值,尤其是在当地市民中的影响力,这将觉得了你未来的升值力,流通力和变现力。
在选择异地置业之前,应该首先充分了解更多有用的信息。包括城市发展格局,区位发展状况等。通过网络、朋友等渠道尽量获取关于项目选址、开发商口碑、项目周围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以免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损失。在开发商选取上,尽量找寻有成功项目开发经验的开发商,尤其是熟悉的品牌开发商,以保证楼房的品质。在项目的选址上,最好能够选择在城市的近郊或者距离城市比较近的位置,避免项目远离城市所带来未来出租、转让上的不便。
笔者有一位朋友曾经在山东某地买了一套传说中最适合度假养老的“海景房”,3000元/平方米的价格比二三线城市的平均楼价都低了很多。后来据他去考察自己的“海景房”,发现竟然是一栋人迹罕至的楼房,周围根本没有什么配套设施,最后成了烂在手上的烫手的山芋。
合肥之行的收获与感喟
上周末,几个朋友邀约去合肥看项目,顺便考察了当地几个地产项目。合肥作为一个省会城市,在华东乃至全国的房地产市场中,都算是比较理性的,可能是炒楼大军疏忽了此地?去年均价不到7000,在市区上佳位置,万元单价就可以买很好的产品了。可见,近几年的疯狂上涨的楼市似乎没有影响到合肥,这是合肥人的幸事!
去考察了万科和万达的产品,基本代表了两家企业的较高水平。万达的商业综合体算是最新的三代半的产品,而南京只能说是二代半,看来合肥还是走到了南京的前面。大户型豪宅精装修不过才15000以内。如果不是限购,开发商表示去化速度还要快很多。
而万科金域华府更是显示了较高的产品力。作为万科城市产品系的高端系列——金域系,产品体量达48万方,位于城中主干道“安徽第一街”的长江路上,依托三里庵商圈配套,又是学区房,这样的区位对比南京还是城墙内的吧。同行者有个比喻可能更恰当,相当于万科金色家园的位置。而值得一提的是接下来要推的,是整个小区仅有的一栋200多套的精装酒店式公寓,单价仅在万元左右,这样的价格还是很有竞争力的。单位租金可达40-50元/平方米,租金回报率远远高于很多一二线城市。所以,就不难理解,此前去年开盘的普通公寓产品中,就有大量南京万科系业主。
而全国一线品牌大多进入了合肥,包括绿城、华润等纷纷强势进入,未来城市的发展动力仍然巨大。
总之,在全国一盘棋的地产格局下,还是给投资者留了一些窗口和机会。如何寻找到价格洼地,合适的投资机会,就看你的慧眼了。
特别推荐:还乡投资衣锦计:发现“最猛三省”硬通货!——半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