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孙海
孙海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746
  • 关注人气:50,04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差别化信贷成空文,刚需很受伤

(2011-03-25 00:21:00)
标签:

杂谈

3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年内第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自3月25日起实施,这使得原本就已很紧张的银行信贷额度再受影响,未来银行放贷将雪上加霜。于此同时网博机构了解到,继首套房贷85折优惠利率绝迹之后,南京大多数银行已将首套房贷利率上调至1.1倍,甚至有部分银行已经开始执行首套房贷款1.2倍利率政策。

 

今年加息后,5年期以上贷款基准利率上调至6.6%,若按年初8.5折优惠来算,贷款利率为5.61%。利率上调至1.2倍,对贷款5年以上的首套购房者来说,一年内相当于利率从5.61%涨至7.92%,差额达2.31个百分点,相当于央行最近一次加息0.2个百分点的11倍多。

 

首套房贷利率的再次上升,无疑再次加大了刚需群体的购房压力。第三轮楼市调控中,中央强调采取差别化信贷政策,停止发放第三套住房贷款,规定二套房首付比例不得低于5成,贷款利率上浮10%,首套房首付不低于3成。差别化信贷政策主要目的是抑制投资性需求,鼓励合理住房需求,但在执行中所带来的效果却是误伤了刚需群体的合理住房需求。

 

高房价下刚需群体是楼市最弱势的群体,他们对银行贷款的依赖度最高,同时又是支付能力最弱的群体。在全民炒房造成的高房价环境下,刚需多是动用两代人的积蓄用于首付,还需背负长达二、三十年的贷款,住房问题可谓是年轻刚需面临的最大的民生问题。因此首套房贷利率承载着重要的民生意义,实施差别化信贷政策旨在通过信贷杠杆对楼市合理需求进行疏导,在打击市场狂热的投资、投机需求的同时保障合理的刚性需求。银行为了获得更多的商业利益将首套房贷利率上调,造成了差别化信贷政策一刀切的现象,让刚需群体在调控中再次受到伤害,新一轮楼市调控组合拳有保有压的政策初衷并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差别化信贷政策成为一纸空文。

 

在当下房价还没有明显下降,购房成本尤其是贷款成本大幅上升的情况下,一部分支付能力较弱的刚需群体不得不放弃购房计划转为长期租房。然而调控下房租涨势亦是一发不可收,刚需群体在新一轮楼市调控下面临严峻的居住压力。从保护居民正常住房消费的角度出发,政府应对首次购房申请贷款的刚需群体给予一定的扶持。这种扶持不应再依靠商业银行的 “恩惠”,而要从政策层面给予。有效理顺需求结构,合理引导刚性需求,也有利于改善房价走势预期,有助于形成健康有序的楼市氛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