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每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会对来年的经济工作政策做一个部署,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之前又会召开一个关于经济工作会议的政治局会议,而这个政治局会议一般会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主要议题和决策定一个基调。
12月3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工作会议分析研究了2011年经济工作,指出2011年的经济工作会议将会转向稳健,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至此我们可以看出货币政策有宽松转向稳健,一直目前市场物价较高,回收过剩流动性。将是来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之一。值得注意的是2008年11月中国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提出货币政策“适度宽松”之后,首次回归“稳健”。
那么作为重点调控的房地产市场在货币信贷政策转向稳健乃至紧缩的情况下将何去何存呢?货币政策基调的改变,可向市场传递出明确信号,通过货币信贷的合理投放,达到稳定物价的目的。
有数据表明2003年至2008年新增本外币贷款占GDP比重,据测算,这几年这一占比的算术平均值为16.28%,而2009年这一特殊年份占比接近30%,2010年这一占比也近20%,流动性释放所导致的负面影响开始显现,所以信贷的全面调节,信贷投放量回归常态的时代即将来临。
然而先于调控的房地产市场调控早已从信贷下手,房地产市场信贷的收紧早已让很多开发商的日子不好过了。最近国家高层也是明确表态,要进一步加强房地产调控。另一方面又提出了信贷政策将向中小企业倾斜。由此可以判断信贷调控和转变将是结构性的。房地产信贷投放量将会重点减少。
从2010年4月份以来,房企资金来源持续下滑,从银行到证券市场,房地产企业融资越收越紧,自筹资金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按照2009年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房企资金来源中自筹资金所占比例为30%左右,大部分资金还是依靠债券、股票及贷款等融资渠道,其中来自银行的直接与间接融资占比高达60%。
房地产行业信贷量的进一步减少所导致的直接影响就是房地产企业的资金周转开始变得困难。在巨量信贷支持下的房地产业将面临周转资金不足的严重考验。房地产企业能否成功与信贷断奶,在接下来的行业蜕变中保全自己,是开发商们应该尽早去思考的一个问题。
政策的转变和信贷的收紧最终可能将导致房地产市场发生一下转变,开发商开始关注有限的资金量的流转周期,项目运作周期会变短。土地储备量会适当,捂地现象会逐渐减少。价格也会有一个合理的回落。针对市场需求,国家通过在实际信贷投放上的控制,提高信贷门槛。最终导致价格有一个合理的回落。
当然以上是一个乐观的判断,具体的市场走势还需等待政策和配套政策的
实施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