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被降价”?谁在制造?

标签:
杂谈 |
先看几个案子:首先是来自中国楼市最前沿的深圳,媒体报道云“4月中旬的投资客一次性抛盘680套”、“深房价连续四周下跌三成”;
然后是伟大首都北京,当地媒体报道,“京城楼盘深度降价,有单价大降万元”;
同样在南京也出现了这样的调子,“新政高压,南京或降3成”-----
真如此,委实令人欢欣鼓舞。高昂的楼价终于屈打成招,败下阵来。
事实是啥呢?看一个有趣的现象,朋友从深圳转给我的。说最近几周暴跌的新闻在各大报纸媒体上出现,新房跌破20000
跌破15000的字眼吸引着大众的眼球。看看周报就很清楚。
http://s3/middle/640cce3fh89d0d3164112&690
龙岗很多南京朋友不是很熟悉,相当于江北或者更偏,六合吧。所以,它的成交量占据了7成左右,怎么可能统计出来的价格不跌呢??
调控的目的,应当是防止过度建设造成空置,形成泡沫。当前,投资性需求抑制,刚性需求犹豫,房价升势回落,楼市一片清冷,应该是已经实现了调控的初衷。
但仍然有许多人幻想着专家所说的降三成以上。媒体纷纷被要求发表“降价论”,砖家们“楼市哪年哪月要崩盘”的豪言屡见不鲜。降价潮真的来袭了吗?南京并没有出现大幅度调价,至少主流板块是这样。不少网民在“南京降幅达多少多少”的相关新闻后也纷纷质疑。而新盘调低入市预期倒是常见现象。
房价真的会降吗?全社会都很关注。但是,“房价会大降吗”却鲜有问津。片面看问题必然导致对趋势认识的偏差,是为不智。毕竟这是两个高度相关的问题。大萝卜以为,从长远看,房价不会降,从当前的情况看,房价更是大降不了。
不妨看看近期大热的两大央企中海保利的河西亮相。两家几乎同时将认卡排队的序号在昨晚做了截止,而今天又不约而同的开始了诚意金收纳。原先敲定的样板房开放也被搁置,如果没有底气,是决然不敢如此操作的。
就认卡数来讲,两者都是超过了推盘量的2倍以上,保利更是到了破天荒的4倍。区区100来套房,600多认卡客户,我们能说市场疯了?买房人有抽筋了?如果说奥体和府奥园、五矿的合理低价入市赚了个盘满钵满,另一个角度也说明而奥体底部的光环已现。1万7或许是个底部。若品牌、品质在此之上,适度还有个一成左右的溢价。所以,这个角度看保利还是采用了保守定价法。而中海更是缺少了新盘的价格参照,如果仅从客户认可度来看,空间还没释放。
会不会又来个“被降价”?天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