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敏感和机智是教师的缄默智慧——读《教育的情调》之“教育的敏感和机智”有感

(2023-05-08 16:55:31)

敏感和机智是教师的缄默智慧

——读《教育的情调》之“教育的敏感和机智”有感

“教育的敏感与机智”中有三个故事,第一个故事是小男孩在校长追问时拒绝当告密者,不供出一起在学校门锁中填塞木片的同伙,第二个故事是小镇上的五岁小男孩在大城市的心理诊所拒绝接受心理医生进行的大脑发育是否迟缓的专业测试,第三个故事是小孩对母亲“我真的很想听你练琴”提出“我累了,我能等会儿练吗”的消极应对。就同一个老师来说,这三个故事中出现的局面在有些孩子身上就会发生,在有些孩子身上就不会出现,一般性地我们往往会把这样的局面归结为孩子的问题,而忽视对自我工作的检视。

但在作者范梅南看来,这个现象并不能全部归结为孩子的问题,而是双方互动的结果,而作为互动双方的发起者来说,要有这样的认知:作为教育者,无论我们的举动多么充满善意,我们的语言和行动所表达的情境仍然可能与孩子体验到的那种情境根本对不上号”。就以“拒绝告密”来说,这个男孩遭遇了什么?这件事与他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对他们来说意味着什么?我应该说什么、做什么才能让他们从这件事中获得教育?我如何才能给这个孩子适合他年龄成长的空间?我该如何教育他,才能使他成长为一个有责任感的成年人?所有这一连串的问题,目的是和孩子体验到的情境“对上号”。

但是,并不是掌握了这些就能够解决上述的问题呢?作者范梅南指出“一个机智的教育管理人员,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该提出什么不该提出”这就是教育的敏感和机智。陶行知的“四颗糖”的故事我们熟记于心,这个案例是教育者敏感和机智的集中体现。但是如果你也去使用就会发现,其效果并非如你所愿,能够让孩子痛哭流涕,痛改前非。所有的教育案例都有即时性、情境性、当事双方的互动性。一个高超的大提琴家妈妈能够用悠扬动听的声音将孩子带入,使孩子主动拿起小提琴参与其中,如果你也想用这个方法,即使技术如那位大提琴演奏家,但其中脆弱而微妙的差别也可能会事与愿违。这其中体现的是教育学上复杂而细腻的学问,用语言描述这种学问,就是“教育的敏感和机智”。这种敏感和机智是对突发事件处理好的能力,属于高阶思维能力,是优秀教师的缄默智慧,很多情况下是不可言说的。就如同全红婵对入水的感知,并不是教练能够教的了的,更不是教练能总结推广的。

当然这种“敏感和机智”发生在现场,也只有在现场中不断练习才能提升。比方孩子迟到了,不要直接扣上“违反纪律”的帽子。虽然我们对“我帮助老奶奶送东西”式的理由并不相信,但孩子可能真的有自己独特的理由,迟到已经发生,在迟到上受到教育才是教育的敏感和机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