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习还原本来面目
(2022-12-28 19:12:18)让学习还原本来面目
今天继续阅读常生龙老师《核心素养与学习的变革》第四辑让个性化学习成为新常态之“丰富学习方式,让学习更具有挑战性”。上一节“更新学习观念,促进行为变革”中通过脑科学的研究成果、五个学习理论、三个学习观念,阐述了个性化的大众教育的可行性和必然性。无论是“整合学习理论”、“多元智能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情商理论”、“文化主义的教育观”都在说明教育是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共同作用下的系统工程,是个体经历、文化、情感、意志的集中体现。那种标准化的集体教育是对现实不一致的漠视。作者也通过面向未来的三种学习观——个性化学习、先天后天交互学习、学习的最佳效应点,进一步揭示个性化的自适应学习机理。
本节“丰富学习方式,让学习更具有挑战性”,通过“四种学习空间”和五个关键要素,一个挑战式学习,阐述个性化学习不是一个人的学习,也不是一种学习方式,更注重交流、分享、实践、探究。
四种学习空间;1.萤火式——讲座式或班级授课式,主要方式是讲解倾听模式。2.水源式——围坐式或分享式,主要是讨论交流,经验分享,思维碰撞。3.洞穴式——个体反思式。主要方式是自我总结梳理。4.山顶式——实践活动类型。实践中获得知识经验。
五个关键要素;1.学习环境——适切的物质刺激、安全的学习环境、榜样的力量。2.学习风格——视觉型、听觉型、动觉型。3.知识链接——脑神经网络的建构。4.概念为本——学习指向概念、概括、及原理,并把主题和事实作为达到深度概念性理解的工具。5.同伴互助——相互影响。相似的经历、相同的话语体系、各自不同的神经通道联结,看问题的不同切入点、关注点、更容易给对方启发。
挑战式学习——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发生。还区别于目前学校里进行的项目是学习,学校里的项目是学习结果是已知的,能够在进行的过程中受到来自老师的指导,而这种探究式学习,没有标准答案,学习者面临一系列来自个人和团队的挑战,学习过程更具有相关性、趣味性、挑战性的特点。
学习的本质是个体在实践中自觉地不断地通过多种途径、手段、方法获取知识并内化为自身素质和能力的个体自我改造、发展、提高、完善的过程,是人成为主体并不断增强主体性的过程。既包含了学习内容的多样性、学习形式的多样性、学习的全过程性、学习的全方位性、学习的创造性。与技能培训有实质性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