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理解底层逻辑,应对个性化大众教育变革

(2022-12-28 11:13:34)

理解底层逻辑,应对个性化大众教育变革

今天继续阅读常生龙老师《核心素养与学习的变革》第四辑让个性化学习成为新常态之“更新学习观念,促进行为变革”。观念简单地说,就是对事物、现象或者问题的看法和认识。用常生龙老师的话说;“观念是行动的灵魂。人的一切行动都受到观念的支配,如果不能确实转变育人观念,再多的措施都可能会走样”。我的理解是观念在我们建构的认知结构中处于“四梁八柱”的地位,它支持者所有这个观念下的认知和行动,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应该就是说的这个意思。就像书中所举的例子,当人们的潜意识中确立了“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观念时,我们一切的行动都在这个框架之下发生。再苦不能苦孩子、一个地区最好的建筑是学校、砸锅卖铁也要供孩子上学等等,等等。由此可知,更新学习观念,是教育走向个性化大众教育的前提。

本节常生龙老师通过脑科学研究的成果、改变学习观念的几种理论、三种面向未来的的学习观念,来说明个性化的大众学习底层原理及其可行性。

一、脑科学研究的成果。“用进废退”,忘记是天生的,脑通路的建设是后天的。条条大路通罗马,通往神经节点的神经通路越四通八达,信息的提取越容易启动,信息的输出越具有综合性。

二、改变学习观念的几种理论。

1. 整合学习理论——学习不是只是单纯作用于大脑,而是身心、环境、资源等共同作用于大脑。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学习,手脑眼口鼻共同参与下的学习效果会更好。

2. 多元智能理论——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1983年提出个体身上相对独立地存在着与特定的认知领域和知识领域相联系的八种智能;语言智能、节奏智能、数理智能、空间智能、动觉智能、自省智能、交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承认多元智能,更承认个性特点。这就和自然界中的光有红橙黄绿蓝靛紫七中,各种颜色的不同比例组合形成了千变万化五彩缤纷的色彩。不同的人各种智能偏重不同,再加上和其它智能的综合,更是形成不同个性特色的人。

3. 最近发展区——如果让儿童更好地发展,学习就要发生在最近发展区。但是那里是最近发展区呢?儿童的发展通过与成年人或更有经验的同伴的社会交往而获得。这里说的是儿童与成年人的交往,也可以理解为比自己稍大一点的孩子交往,可能就会让儿童处在最近发展区。比方自己的哥哥或姐姐、师兄弟或师兄妹之间交往。

4. 情商理论——情商比智商更重要,一个人的成功,只有20%归结于智商,80%归结于情商。情商包括:认识自我的情绪、妥善管理情绪、自我激励、认识他人的情绪、人际关系的管理。

5. 文化主义教育观——文化、心灵、和教育是布鲁纳文化主义教育观的三个重要概念。教育是社会体制、是文化的自我摸索和自我生产,心灵如果不存在于文化的环境中,根本不能生存下来。对教育来讲、重要的不是抽象演绎出学科的基本结构,而是形成一个互助型的学习共同体,只有在这样的共同体中,人才能回归到他原本所属的历史文化中,他的学习潜能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三、三种面相未来的学习观念

1. 个性化学习——人工智能和自适应学习技术的异军突起,为个性化的学习提供了可能。这个技术主要就是让学生的学习留下痕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自适应学习的内容,就是将相关的的知识内容通过知识图谱等研究进行数字化的分解和组合,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然后推送给学生。二是自适应学习的评估。可根据某一试题的正确与否,所用时间等信息及时调整推送试题的难度。三是自适应学习的序列。通过持续收集学生各种学习表现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处理,最后对过程性学习进行评价或做出预测。

2. 先天后天交互作用——高尔顿的先天决定论“一两的遗传胜过一顿的教育”;洛克后天教养论“白板说”,儿童是可塑造的。表观遗传学是当前新兴的科学领域。该科学的研究表明,虽然我们确实继承了父母遗传的基因,包括和智力相关的基因,但我们所处的环境对这些基因如何表达,甚至是否表达起着关键的作用。一方面,这也是国家为什么尽最大可能给孩子们创造教育均衡的机会,另一方面教育的作用也体现在这个方面。

3. 学习的最佳效应点。——史蒂芬·柯维时间管理四象限理论:喜欢且擅长;喜欢但不擅长、不喜欢但擅长、不喜欢也不擅长。最佳的结合点是喜欢且擅长,其次不喜欢但擅长。

以上都指向于多样化、自适应、自主性、个性化,交往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