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能力”有讲究
(2022-12-06 18:05:07)“思维能力”有讲究
昨天阅读《核心素养与学习的变革》第二辑第一节完成任务最重要的心理条件——认知能力,它是作为人们一切行动的指南而存在的,从认知能力的定义上的几个关键词“加工、储存、提取”来看,前面还有一个“收集”。作为高级动物的人类来说,“收集”不是来者不拒的照单全收,“加工与储存”也不是垃圾填埋场不分类般统统掩埋,“提取”更不是在需要的时候竹筒倒豆子一股脑拿走。对于人脑来说,看见的都是我们想看到的,做的都是“我以为”的,在本节中常生龙老师用思维能力、交流沟通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来阐释人的这种高级认知能力。
关于思维能力
思维看上去很神秘,看不见,摸不着,来无影,去无踪,但它却是实实在在存在,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思维能力是人们采用一定的思维方式对思维材料进行分析、整理、鉴别、消化、综合等加工改造,能动地透过各种现象把握事物内在实质联系,形成新的思想,获得新的发现,制定出新的决策的能力。我们常说的概念、判断和推理是思维的基本形式。无论是学生的学习活动,还是人类的一切发明创造活动,都离不开思维,思维能力是学习力的核心。本书中常生龙用著名数学家欧拉在《给一位德国公主的信》对思维能力的高低做了直观的说明:
(1)我们相信这些事物,因为这是其他人告诉我们的
(2)我们相信这些事物,因为我们通过思考发现了这些事物
(3)我们相信这些事物,因为我们也能感知这些事物
其实,在这里边欧拉想要说的就是我们对事物的认知:独立思考、逻辑推理和信息加工。所谓独立思考,首先,不是任何事情都要亲力亲为,尤其是这样一个信息时代,不可能事事都去论证和验证,积累来自专家的间接经验能够丰富我们的素材库,帮助我们对事物进行分析研究。其次,独立思考也不能固执己见,而是兼收并蓄,尤其是那些不同的甚至是反对的意见,通过寻找这些意见的论据、立场等进行分析、揭示其中的合理部分。最后加以综合分析,做出自己的判断。所谓逻辑推理,就是有理有据地做出自己判断的过程。怎么就叫有理有据呢?一种是演绎推理了,一种是归纳推理。我们常见的:所有的金属都是导体,铁是金属,所以铁能导电,这就是演绎推理。铁、铜、铝、金银等很多金属都能导电,所以金属能导电,这就是归纳推理。这两种推理都需要丰富的知识积淀和开放的心态,都这就成了手握“武器”满身是刺的愤青和怨妇。天下乌鸦一般黑、男人没有一个好东西这些判断得出都是片面的认知所致。所谓信息加工,其实有三个基本的过程:1.选择相关的材料;2.组织相关材料并形成连贯表征;3.将所选择的材料与长时记忆中所激活的原有知识进行整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时时都在进行着信息的收集,能入我们法眼的其实已经进过了我们大脑无意识的筛选,比方初冬的早上上班路上,我们看到了一簇簇的菊花,其实叶、枝、花盆、土、小石子等曾都在我们的视网膜上留下过痕迹,但并没有真正成为“我看见了”的信息。当然,“我看见了”要想真正进入我们的大脑皮层,要需要进行连贯的表征,就是对这些信息赋予新的意义——在这初冬绽放的菊花真漂亮——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我也赋诗一首:田垄任飘逸,堂前亦风流。虽为草本枝,亦有傲霜骨。
由上可知,思维能力作为高级认知能力,独立思考是前提条件,逻辑推理是方法,而信息加工是思维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否有创造性,是否系统,是否深刻,是否敏捷涉及到的是思维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