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想起了天津快板

(2013-11-18 17:24:41)
标签:

转载

分类: 杂谈
老赵的才华横溢,新篇老话,请大家欣赏,同时谢谢作者给我们带来欢笑。
原文地址:想起了天津快板作者:南开老赵

有一种曲艺表演形式叫天津快板,演员在竹板和三弦、扬琴等乐器的伴奏下用天津方言数唱,很受观众欢迎。

上世纪七十年代,天津的业余文艺活动十分活跃,各区县局都有文艺宣传队,培养了一大批人才。我那年正在河北区文化馆的宣传队担任编导,像关牧村、刘佩琦、冯巩、刘伟和籍薇等著名艺术家,当时都在一起参加活动。

河北区建国道上有个建华理发店,经理侯国柱是个特级理发师,年纪四十出头,酷爱曲艺,跟马三立、骆玉笙、王毓宝、李润杰、常宝霆等人都是朋友。1976年4月,由我创作、侯国柱表演的天津快板《阳光雨露育新苗》获得了天津市职工文艺汇演一等奖。同年6月,市群艺馆的《天津演唱》杂志刊发了这篇作品。

日前,天津电台新闻广播的《话说天津卫》节目中又提到了天津快板,使我不禁想起了这段往事。如今,马、骆、李、侯等人都已经作古,《天津演唱》杂志也早就停刊了。三十年前,我调到《今晚报》工作,干了半辈子编辑记者,现在也退休了。

时光流逝,记忆犹存。我一时手痒,写了个天津快板小段,可惜再也没有人演唱了。

   津门食文化(天津快板)竹板那么一打,是劈里啪啦,

                         听我说说天津卫的饮食文化。

                         天津人讲究吃,那可是有名啦,

                         一年四季该吃嘛,都不带重样儿。

                         开春儿吃晃虾,伏天儿吃鳎目,

                         秋天得吃大河螃蟹,一斤才约俩儿。

                         到了十冬腊月,那嘴也不闲着,

                         银鱼、紫蟹、炸铁雀儿,麻栗炖野鸭。

                         仨俩儿朋友,喝酒吃点嘛,

                         焦溜里脊、清炒虾仁,再来个爆三样儿。

                         那位说话啦,咱再添条鱼吧,

                         罾蹦鲤鱼端上来,那可是活拐子!

                         要是人多坐席,学问就更大,

                         不光有那八大碗,还有四大扒。

                         八大碗分两种,粗细各八样儿,

                         海参、肉条、整鸡、整鸭,那叫四大扒。

                         提起烹饪来,就是煎炒烹炸,

                         可天津人还讲究溜、爆、汆、烧、蒸、熬、炖、扒。

                         这些非物质遗产,也叫食文化,

                         我们不但要继承它,还要发扬光大!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