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报令”:北京地铁乘客没了“精神食粮”
(2010-01-24 11:30:59)
标签:
禁报令无报可读公共信息权杂谈 |
笔者好久没乘坐地铁,今儿乘地铁走了一遭,竟发现了一个奇特的“人文景观”:男的看女的,高的看矮的,老的看幼的,大的看小的,邋遢的看摩登的,土气的看的时尚的,秃顶的看卷发的,大眼的看小眼的,双眼皮的看单眼皮,戴眼镜的看戴口罩的……总之,除了少数人忙着看手机信息外,举凡睁着眼睛的,毫无例外地瞅着、瞄着、睬着、瞧着、瞥着、望着、眺着、扫着、瞭着、瞪着、窥着、探着、睇着、睨着……由此看来,“看人”也能看出个千姿百态的——不过,这对于北京地铁乘客来说,不是什么眼福,而是特定环境下的无奈选择,尽管这一选择让你“阅人无数”。
或许有人会问,你就没看到发现一两个读书看报的人儿?还真没发现。
何以出现这种情形?从今年1月8日开始,北京地铁除《娱乐信报》外,所有书报刊一律不得在地铁里售卖。其理由就一个:“为乘客安全”。因此,处于无报可看状态下的北京地铁乘客,于无所事事的行程中,也只能大眼瞪小眼地把别人看个仔仔细细了。
对此,首都报章不乏质疑声:如“北京禁止除《北京娱乐信报》之外的报刊在地铁销售,侵犯的正是公众信息权。” 又如,“北京地铁禁报令,还侵犯了公众平等地获取信息的权利。买什么报纸,不买什么报纸,这是公众的选择自由。” 再如,“《北京娱乐信报》因一纸禁报令的独家许可,在加大发行量,这表明如此垄断带来的效益正在加速显现。在城市飞速发展、信息充分涌流的现代社会,又岂能允许地铁这样的公共场所出现公共信息死角?岂能允许公众信息权被如此侵犯?岂能允许权力赤裸裸护卫一报?岂能允许地铁里“一报风行百报杀”?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