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谁是刘裕的伯乐

(2012-11-03 17:43:29)
标签:

文化

江湖

江湖文章连载

李治亚

分类: 江湖评点历史六朝卷

谁是刘裕的伯乐

谁是刘裕的伯乐

 

    却说刘裕辞别了母亲,前来投军。当时有一个人叫孙无终,看他身材高大,相貌魁梧,觉得并不是庸碌之辈,便把他当作自己亲兵,给他优厚的俸禄,不久就升任司马。
    晋安帝隆安三年,孙恩作乱,东晋大将刘牢之奉命平叛。刘牢之是东晋朝廷手下第一个武将,他出身将门,骁勇善战,气度不凡,是个不怕死的人。早年参加过肥水之战,曾经率领五千北府健儿率先对胡人大军发动奇袭,斩杀一万多人,一战打破敌胆,才有了之后淝水之战敌人落荒而逃的局面。那刘牢之早就知道刘裕不是一个等闲之辈,于是邀请刘裕在自己手下做事。刘裕自然报国心切,就转入刘牢之大营。那刘牢之和刘裕议论天下大事,对刘裕格外器重,接着让刘裕带领几十人,去侦察敌兵,没有想到恰好遇到几千贼人,刘裕手拿大刀,与敌人进行格斗,敌人溃不成军。刘牢之的儿子听说刘裕遭到埋伏,前来接应,那敌人早就四散奔逃。
    刘牢之得胜还朝,刘裕和他一块儿返回,那孙恩一见厉害的角色都走了,越发的无所顾忌。于是再次潜入会稽郡,前宰相谢安的儿子谢琰没有看透孙恩的诡计,结果被害。孙恩一见,谢琰这样的人物都不是自己对手,更加的肆无忌惮。刘牢之听说后,知道对付小人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死无葬身之地,于是派遣刘裕前去。刘裕是个用兵的高手,一见敌人前来攻城,便招募敢死士一百人,深入敌人内部。孙恩军大败,不久退走丹徒。
    丹徒是刘裕的故乡。一听说孙恩前来扰乱,立刻派兵前来救援,半道上正好与敌人碰上,孙恩一眼望见了刘裕的大旗,心里早有些胆怯。哪知道刘裕早已带着人马杀了过来,犹如下山猛虎一般,孙恩一见,知道凶多吉少,匆匆如丧家之犬,又逃命去了。孙恩四处逃窜,朝廷看到刘裕如此神勇,于是升任刘裕做下邳太守。
    孙恩被刘裕等人追的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不久,投海自杀。他的妹夫卢循继续接掌乱军,荆州刺史桓玄一见卢循举止风雅,文质彬彬,便派人招安,于是授予卢循为永嘉太守,你看强盗和官家历来密不可分。
    朝廷一见桓玄如此无礼,于是派司马元显做大帅前去征剿,那司马元显本是东晋宗室,因为在位期间横征暴敛遭人怨恨,所以也并不得人心,当时指挥刘牢之前去围剿桓玄。
    桓玄一见刘牢之大军来到,知道刘牢之是个作战的高手,于是派遣刘牢之的族舅何穆前来劝降,许以高官厚禄,刘牢之心动,以为他骨子里非常反骨朝廷司马元显的做派,于是就想倒戈。刘裕听说后和身边大将极力劝谏,刘牢之大怒道:尔等懂得什么,我先借桓玄之手,除去司马元显,再去杀掉桓玄,振兴大晋,指日而待。
    桓玄一见刘牢之归顺,大喜,乘机进军建康,司马元显大势已去,束手无策。手下臣僚一并处死,即使刘牢之这样的人物,也被削去兵权,至此刘牢之才感慨万端,桓玄一入京师,便大权在握,看来我也危在旦夕。
    这时候刘牢之一见情知事情不妙,便请刘裕前来商量大事,说要征讨桓玄。刘裕说不可,前日将军兵多将广时,不抓住机会,今日人单势孤,无异于自取灭亡。刘牢之不听,后来果然如此,不久日暮途穷,自缢而亡。
    江湖叹曰:人说刘牢之是刘裕的伯乐,我也觉得如此。刘牢之是一员大将,可比三国时吕布,当然谋略更胜于吕布。只是反复无常,让人无法捉摸,更没有一颗救国救民的公心。江湖以为:一个从事事业的人,如果没有起码的政治操守和职业道德,那么,他最后只能变成垃圾,看一看刘牢之就是如此。从早期的一呼百应,到最后亲戚叛之,天下事莫不如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