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周宣王内心刚刚踏实下来,即将进入镐京城的时候,忽然听到了街面上有一群小孩在唱着奇怪的歌谣。
周宣王掀开窗帘,听清了小孩所唱的内容:
月将升,日将落,檿(yan)弧箕箙,实亡周国!
对于这四句奇怪的歌谣,前三句周宣王不是很明白,但最后一句“实亡周国”,是个明白人都能听得懂。
通过对最后四个字的简单理解,周宣王知道这是一首对大周王朝十分不利的歌谣,必须把这首有关国家安危的歌谣搞清楚。
于是,周宣王让人把不远处传唱此歌谣的孩童带了过来。但孩童却告诉他,此歌谣已经在镐京地区传唱了好多天了,至于到底是谁先唱起来的,并没有人知道。
周宣王明白,一定要立即禁止此歌谣的传播。不然,这将会在社会中造成极大的恐慌,扰乱国家的正常秩序。
于是,周宣王当即下令,彻底封锁此歌谣在社会上的传唱,违令者,一旦发现,将给予严肃处理。
回到王宫之后,周宣王想了很长时间,终究还是没有想明白这个歌谣到底在说什么。于是,他决定在第二天上朝的时候,询问一下自己的那些大臣们,看他们能否知晓这其中的意思。
所以,第二天朝会的时候,周宣王便把这四句歌谣念了出来,让诸位大臣帮助自己来解读一下。
在周宣王的期待中,召公虎首先站了出来。
因为在众臣子之中,就属召公虎见多识广。他不仅历经三朝,而且还多次率兵出征,走遍了大江南北,对各种事情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
召公虎认为,这四句歌谣之中,就属第三句“檿弧箕箙”最难理解,只要把第三句搞清楚了,剩下的几句也就好明白了。
召公联系歌谣的前后内容,以及根据自己多年的生活经验推测,这里的“檿”字,应该指的是山上的一种桑树,而这种桑树稍细的枝干弹性极好,而且相当的结实耐用,是一种制造弓的上等材料,所以,歌谣中才称之为“檿弧”。
而这里的“箕”字,指的也应该就是山上的一种草。这种草和其他的野草有很大的不同之处,那就是它的韧性特别的好,是编织东西的绝好材料。根据这种东西的性质,现在军队中弓箭手所使用的箭袋,大部分都是这种草来编织的。所以,歌谣中也称之为“箕箙”。
搞清楚了这句话,那么和后面的那句话结合起来就是——弓箭和箭袋,灭亡了大周朝。也就是说,周王朝会有刀兵之祸。
听完召公虎的解说,众人都觉得很有道理。
相反,周宣王并没有马上表达自己的想法,而是沉默了一小会。之后,他抬起头来,向一个人征求了一个意见,此人就是伯阳父。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