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50]——郑国产生于什么时候?

(2013-01-17 17:20:32)
标签:

风雨大周朝

刘宴斌

杂谈

分类: 风雨大周朝(1——200)

 

  在鲁国发生这一系列事情的同时,周宣王这边其实也并没有闲着,期间他也做了一些事情,这其中比较重要的就是分封他的弟弟姬友为郑国国君。

 

  姬友,周厉王少子、周宣王的同父异母弟弟。当年国人暴动的时候,因为自己不是王位的继承人而躲过了一劫。

 

  周宣王二十二年,为了维护西部边疆的稳定,周宣王便把他分封在了郑(今陕西华县境内)这个地方。姬友以封地为国号,史称郑国。姬友就是后来的郑桓公。

 

  至此,除了越国之外,春秋时期所有重要的诸侯国,都已经出场。他们分别是:齐国、鲁国、秦国、晋国、楚国、郑国、卫国、燕国和吴国。

 

  关于郑桓公这位兄弟的英雄事迹,后面我们还会具体讲到,下面我们还是把注意力回到我们的主线周王室身上。

 

  在周宣王即位后的最初几年内,他先后对西边的戎狄、南边的淮夷和荆蛮(即楚国)发动了一系列的平叛战争,并且最后都取得了胜利,为周王朝的繁荣和发展提供了几十年的和平稳定环境。

 

  但是,从周宣王三十年起,西北的游牧部落和南方的楚国,像是攒足了力量,又开始不断的给周王朝找茬。

 

  还是那句老话: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可是,不知是宣王老了,还是战略战术运用不当,反正从那时候起,周王师基本上都是在打败仗,很少看到有带着战利品回来的部队,回来的大部分都是残兵败将。

 

  从此,周王朝又一次进入了衰落时期。但是这一次,周王朝再也没有兴盛起来,永远的沉睡了下去。

 

  宣王三十一年,“王遣兵伐太原戎,不克(没有打胜)”;

 

  宣王三十八年,“王伐条戎、奔戎,王师败绩(被打败)”;

 

  宣王三十九年,“战于千亩,王师败绩于姜氏之戎”。

 

  据史料记载,千亩之战,周王朝的军队被姜氏之戎打得满地找牙,损失惨重,把从南方征集来的军队全部葬送在这里。

 

  国家没有军队是不可以的,于是,为了今后给这些死去的战友报仇雪恨,周宣王决定对原本不属于周王室直接管辖的、居住在太原(古地名)地区的游牧民族进行一次大规模的人口普查,而且是亲自出马。

 

  因为只有掌握住了自己的家底,才能做好战前的准备工作。

 

  在太原地区做完人口普查工作之后,周宣王很是高兴地返回了镐京。因为这次普查表明,这一地区的人口众多,而且还有不少优良的马匹。如果今后自己想要报仇的话,这就是一支十分不错的骑兵部队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