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周宣王做出这一决定之后,就遭到了很多正直大臣的反对。
这其中,最为出名的就属樊仲山同志。
樊仲山,周文王哥哥虞仲的后代,因为在周宣王的多次征战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而被周宣王分封于樊地(今河南济源县境内)。
樊仲山表示,宣王的这一举措很不得当,就连被他下命令的鲁武公,在接到这道命令后,肯定也会左右为难的。
樊先生为何会这样说呢?
因为如果严格按照周礼来说,宣王现在让鲁武公废掉嫡长子姬括,而改立幼子姬戏为太子是不对的。如果他听从了宣王的命令,那就是违背周礼,违背周礼就是违背周成王的意思,违背祖先的意思,那后果可是很严重,要杀头的;然而,如果鲁武公不听从当今天子周宣王的命令,那就是明目张胆地违抗王命,其下场也只有一个——还是死。
所以,樊仲山才说鲁武公是接受命令不对,不接受命令也不对,左右为难。
但是,周宣王却告诉给了鲁武公,让他放心大胆地按自己的意思来做,出了事情由自己来负责。
于是,无奈的鲁武公只好接受了周宣王的这道命令,当场废掉嫡长子姬括,改立幼子姬戏为太子。
没想到,周宣王的话很快就变成了现实。不久后,他真的为此话承担了相应的责任。
又住了一些日子,鲁武公便带领着自己的两个孩子回到了曲阜。
都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就在这年夏天,回到鲁国不久的鲁武公,不知是内心压力过大(外面对于改换太子之事议论纷纷),还是得了其他的恶疾,反正就是离开了这个世界。
国君死了,那肯定由太子里继承他的位子啊。所以,还不太懂事的太子姬戏就这样登上了国君的宝座。
然而,事情并没有就这样结束。相反,好戏才刚刚开始。
由于跟随父亲到周天子那里转了一圈,就把太子职位给丢了的嫡长子姬括,因为内心的极度不满,没几年也郁郁而死。
不过,他的不满将由他的儿子代他来发泄。
姬戏上台九年后的一天,姬括的儿子伯御,率领着自己父亲以及自己的亲信党羽攻占了鲁国的宫殿,杀死了国君姬戏,自立为君。
经过了一场激烈的战斗,鲁国又恢复到了平静之中。然而,一场灾难正在前方等待着它。
十一年后(即周宣王三十二年、公元前796年),感觉好多年没有见到鲁国国君前来朝见的周宣王,忽然想要召见自己当年选定的这个小国君现在究竟如何了。
但是,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他竟然已经被别人给杀死十一年了!
听到这个消息,周宣王顿时火冒三丈。好小子,你吃了熊心豹子胆,竟然敢弑君篡位,我看你是活得不耐烦了!
于是,周宣王当即下达命令,让军队做好出征的准备。
几天后,周宣王便带领着他的王师向鲁国进发。
当然,战争结果很明显——鲁国被打得大败,国君伯御被杀。
但是,杀死伯御之后,又有一个问题摆在了周宣王面前——谁来做鲁国的国君?
自己不熟悉鲁国的情况,那就询问一下自己身边熟悉鲁国事务的大臣吧。最后,还是樊仲山出面,向周宣王推荐了姬戏的弟弟姬称。
当然,樊先生还是有着自己的理由的。因为,姬称首先是鲁武公的儿子,拥有继承国君位子的权利;再有,姬称为人很老实,办事很实在,凡是经过他的手办理的国家大事,他都会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来办,从不越雷池一步。
而且,这位兄弟还有一个很难得的优点——不该说的话,不说;不该问的事情,不问。
好,自己需要的就是这样老实可靠的人!
于是,姬称便成为了新一任的鲁国国君,他就是后来的鲁孝公。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