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天下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康王却得了恶疾撒手而去。
由于走的太快了,以至于他连顾命大臣都没有选定。
于是,按照周室礼制,王公大臣们拥立康王长子姬瑕为王,即为周昭王。
瑕者,美玉上的斑点也,也可以延伸为缺点、过失的意思。
姬瑕人如其名,周王朝就好比是一块美玉,即位后的姬瑕不负其名,渐渐地给周王朝脸上摸了许多灰。
姬瑕自幼养尊处优,再加上没有顾命大臣的辅助,生活日益奢侈起来,而且作风问题也十分严重。
由于这位昭王酷爱奇花异草、飞禽走兽,所以很多人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争相向他进献这些东西。
俗话说得好--玩物丧志!
昭王兄弟在一天天的玩乐中渐渐地遗忘了祖先的遗嘱,更遗忘了祖先创业的艰辛。
遗忘吧,遗忘!不在遗忘中暴发,就在遗忘中死亡!
就在昭王继续丧志的时候,南方的楚国却一天天壮大起来。
原本,周人和楚人都是黄帝的后裔。
商末周初,西方的周国逐渐强大起来,楚人的首领看清形势,便举兵投周。
在文王兴周、武王伐纣的一系列行动中,楚人都立下了汗马功劳。
后来武王死、成王立,成王亲政后有人诬陷周公,周公没有逃往自己的封地,却逃到了楚国。
周公回朝后,成王为了表彰楚人对周室的辅助,便把其后人熊绎于楚蛮,于是楚国与齐、鲁、卫、晋等同为大国一起拱卫周王室。
看来此时的楚国与周王朝的关系还是不错的!
但是,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楚、周的关系也一样。
别看表面上二者的关系是那么的融洽,然而背后却是另一种关系。
身为异姓国的楚国,自从建国以来便一直受到周天子的歧视,甚至在诸侯盟会上都没有与周室结盟的资格;同样是拱卫周室的诸侯国,齐、晋等国都先后多次受到周王室的赏赐,而楚国连想都不敢想。再加上地处蛮荒之地,势单力薄,所以早期的楚国,即使对周王室有所不满,但迫于实力也不得不按时朝贡称臣。
等到周昭王统治时期,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楚国已经呈现出一片勃兴之势,而相对的周王室却出现了衰弱的迹象。
楚国翅膀硬了,开始三番两次地没事找事,处处与周王室对着干。
一次两次也就算了,给你脸还不要脸了。对于楚国的这种挑衅行为,年轻力盛的昭王很是气愤。
最后,实在是气不过了,昭王便要发兵攻打楚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