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老后的周公便在镐京(丰邑别称)休养。
俗话说好人不长命,不久周公就病了,而且病势还相当严重。
周公自知时日不久,便对众人留下遗嘱,要求在自己死后,把自己葬在都城附近,以表示自己生死都关注、护卫着大周王朝。
数日后,这位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恋恋不舍地离开了人世!
周公旦,一生历经三朝,讴心沥血辅佐文王兴周,帮助武王灭纣,后来又在危难之时摄政拯救了整个周王朝。
他摄政辅政期间制定的一些礼仪和制度,对周王朝乃至后来的历朝历代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后世称之为“周礼”。
周公死后,成王的做法也很对得起这位不世之臣。
首先,周公罢朝三天(历史上首次记载为大臣亡故而罢朝),然后又亲自主持对周公的祭祀大典,遵从叔父遗言,并且以帝王之礼把他葬在毕邑(镐京附近的重镇)文王墓旁,以表明自己不把他当作臣子来看待。
最后就是勤政爱民,认真治理国家,以实际行动告慰叔父的在天之灵,不辜负叔父对自己的期望。
好像上天对周公的离去也有些感动。
就在这年秋天,百谷已经成熟但还未收获,天空中突然出现了狂风暴雨。很多大树被狂风连根拔起,田野里的庄稼全都歪倒了,都城周围损失严重。
面对突然而来的天灾,当时的国人都非常恐慌,是不是什么地方得罪了上天,以至于招来如此报应。
成王便与朝中重臣穿着严肃的祭服来到内府,以求找到一个良好的对策。忽然,成王在一个金滕匣子里发现了记载当年周公以己身做抵押,代替武王去死的祈祷辞。
成王便赶忙找来当年的史官和管理内府之人来询问,他们都回答确有此事,只不过周公不让对别人说而已。
听完后,成王再也控制不住眼中的泪水,手捧着祈祷辞大声哭了起来。
过了一会,成王又抬起头来,对周边人说道:“不要去占卜了,过去叔父勤于政事,护卫王室,我这个年轻人不知道!现在上天动用威严来彰显他的美德,只有我亲自去墓地把他的德义给迎接回来,上天才会原谅我!”
说完,成王就大步奔跑了出去。
就在成王跑到郊外时,天空中又突然下起了大雨,风向也瞬间发生了改变,原来歪倒的庄稼又都立了起来。
召公命人把大树压倒的庄稼都扶起来,并用泥土培好根部。
当年粮食获得大丰收,这是后话。
为了表彰周公的功绩,成王破例允许鲁国可以用“郊祭”之礼来祭祀周公。
“郊祭”,是当时祭祀天地祖先的一种礼仪,是所有祭祀礼仪中规格最高的。
除此之外,鲁国还可以在平时的庆典中使用只有天子才可以使用的礼仪和乐舞。看来成王真正把周公看成了帝王一级的人物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