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周建成以后,成王也已经成年了,完全有能力临朝听政了。
周公见再不还政的话,自己必将面临新一轮的口水战,
于是,他选择了一个适宜的时机,举行了隆重的还政大典,归政于成王。
当初周公摄政时期,周公总是面向南方背靠着屏风接受诸侯的朝见。
等到还政于成王后,周公像其他臣子一样面北而站,神态严谨而恭敬。
成王亲政后便发生了一件令周公痛心的事情。原来周公当政时期,为了规范大周王朝的各种行为,制定了很多典章制度,其中有一些损害了某些王公贵族的利益。
周公还政后,这些人见他没了绝对得权势,便想肆机打击报复。
机会很快来了,在经过一定时期的磨合后,这些人渐渐地和成王打成了一片,关系也亲密起来。
见时机成熟了,他们便接二连三地在成王面前说周公的坏话,挑拨成王与周公的关系,还时不时的把周公摄政当作夺权向成王唠叨。
能力是有了,但毕竟还是年轻,没有经验。
成王很快便中了那些人的圈套。
慢慢地,成王也开始对周公摄政的动机起了疑心,准备找周公来询问。
周公听说后十分伤心,自己这么多年呕心沥血的治国护主,反道被人误认为夺权。
其他人,不管是谁误会也没什么,我不在乎!
可成王,你要是也这么想,那我是会很伤心滴!
周公怕成王被那些人所鼓获,不明事理地再把自己给杀了,于是便逃到了楚地。
也许是上天也怜悯周公。
一日,闲来无事的成王决定去内府查看一番。
于是,无意间成王发现了几样东西,包括周公为自己和父王占卜祈祷的记录。
这一看不要紧,成王大为感动,又重新恢复了周公往日在自己心中威望。
痛哭了一阵后,他下令把那些故言乱语之人全部法办,并且决定由自己亲自去楚地迎接周公回朝。
周公回来后,害怕年轻的成王容易听信奸佞小人的谄言,出现荒淫乱国的情况。便写了两篇劝谏成王的文章,也就是劝成王严守法度,对百姓施以恩惠,修政明德,不要贪图享受,以告慰祖先在天之灵。
就在成王迎接周公的时候,数百年来一向不安分的淮夷再次起兵叛乱。
原来,成王离开都城的时候,淮夷才刚刚得知周王朝内部发生了矛盾(看来边远地区消息传播的速度就是慢),便联合起来造反。
等他们起兵后才发现,自己确实是行动慢了,人家已经都和好回家了。但事情已经发生了,退缩的话多没面子啊,于是他们都硬着头皮往前冲。
成王也正处于血气方钢的年龄,便要去亲征淮夷。在周公的一再劝说下,成王决定自己只在中军大帐监阵,一切军事事宜均由周公总揽。于是,在周公的协调指挥下,很快便打败了淮夷,平定了叛乱。
加载中,请稍候......